TCL
創維
康佳
當前位置:中國數字視聽網首頁 > 平板電視 > 動態 > 正文
快速搜索:

全球OLED核心技術專利戰已全面打響

2012年07月16日 13:52  來源:TECHUP科技網  字體【   

【中國數字視聽網訊】近日,韓國媒體報道稱三星、LGDisplay的OLED技術已被泄露至中國面板企業。盡管三星、LGDisplay一再強調從未發布過這樣的消息,但韓方對泄密者的圍追堵截和韓資企業的殫精竭慮已表明,在新的產業階段,OLED核心技術專利戰已全面打響。

韓國檢察院嚴厲打擊泄密者

韓媒報道稱,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對三名員工進行不拘留起訴,理由是這三位員工竊取三星和LGDisplay(以下簡稱“LGD”)下一代顯示器面板“AM-OLED”和“WHITE-OLED”的核心技術。其中部分技術被指流入中國最大的面板生產公司。韓國檢方稱,嫌疑人從去年11月至今年1月分多次竊取三星移動顯示器和LG顯示器的55英寸電視機用“AM-OLED”面板實物電路圖等核心技術。嫌疑人將竊取的資料提供給以色列總部職員以及中國內地和臺灣地區等韓國企業的競爭對手。

對于這樣的說法,韓國三星方面表示,目前三星對于OLED項目相關的信息屬于商業機密,不便做出回應。此外三星還在回應中特別強調,在OLED技術發展過程中,韓國政府沒有給予國家政策上的特別支持。LGD韓國總部給的回復也是,LGD并沒有對外公布這一消息,其他信息不予置評。

OLED技術爭奪戰全面打響

盡管三星、LGD一再撇清與這則新聞的關系,但不可否認的是,三星、LGD惟恐技術泄露給中國以外的面板企業,這兩家企業非常明白OLED顯示領域的技術優勢將決定未來的產業格局,早在幾年前,三星LGD就搶先布局OLED產業領域。

對于這則泄密的新聞,國內企業也不愿做出任何回應,一位主流面板企業的老總表示,不做任何無聊的回應,因為這則新聞沒有指明國內最大的企業是哪家,所以沒必要對號入座。再者說來,十年前國內企業就開始做AM-OLED的顯示技術,沒必要花費心思去竊取韓方的技術。TCL集團北京區域負責人凌笛也表示,華星光電方面對此敏感消息也不愿發表過多的表態。

對此,家電分析師梁振鵬指出,與日韓企業相比,國內面板廠商尚屬新生代選手,從面板產業發展之初中國的很多等離子、液晶面板技術本來就是效仿或者復制韓國等地的技術。OLED領域,目前韓國最先進。不少從LGD離職的員工,和國內企業打交道,或被國內企業聘請過來,這都有可能使得OLED技術轉移,也在情理之中。但韓方的敏感態度已經表明OLED產業的重要性。

韓企舞劍意在圈地造勢

對于這樣的消息,有數據機構面板產業的相關負責人指出,不排除三星、LGD背后推動此事,因為這樣的爆炸性新聞一出,不管有沒有泄密,誰泄密,三星、LGD都會被視為擁有最前沿技術的面板企業,這樣的優勢在未來的產業階段就可以轉化為勝勢,最起碼可以鎖住下游的潛在客戶。

這次的泄密事件矛頭直指中國企業,日本企業卻沒有被涵蓋其中。一直以來,在全球大尺寸液晶顯示領域,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的三極之勢一直很穩固,但隨著中韓兩國在華發力高世代線生產,這一格局正面臨著巨變。

早在今年年初韓國企業就在OLED領域布局,但本月初,尚處在轉型陣痛期的日本企業松下、索尼才做出聯手發力OLED產業的決定。日資的滯后反應,已經嚴重削弱了自身的競爭力,韓國企業也不再將此作為最有力的競爭對手。

盡管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答案,LGD方面也表示,希望事情盡快水落石出。不過韓國企業暫時領跑的格局并不穩固,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資深人士表示,4.5、5.5代線三星、LGD擁有核心技術并不代表什么,小尺寸液晶面板領域的核心技術并不能拉開多大的距離。普通液晶面板和OLED面板有60%-70%的生產過程是相同的,國內企業通過普通液晶面板產業形成技術積累,在8.5代線以及更大尺寸的OLED面板領域的技術研發進程就會加快,所以未來誰領先還不好說。但對于京東方、華星光電等國內面板企業來說,機會和考驗并存,積累核心技術、提高良品率仍然是關鍵。

[TCL]42V10FBE
[TCL]42V10FBE
價格:6990元
[瀚斯寶麗]小卡車
[瀚斯寶麗]小卡車
價格:3980元
[海信]LED46T28GPN
[海信]LED46T28GPN
價格:面議
[三星]46C6900
[三星]46C6900
價格:面議
[松下]TH-42S10C
[松下]TH-42S10C
價格:6999元
明基
MAXHUB
快捷
產品關注排行
a天堂中文在线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