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日本產經新聞撰文稱,日本家電企業敗北的原因在于一直沉迷于研發競爭,而沒有注意到競爭對手的價格戰攻勢。
文章稱,在2年前,日本大阪堺市夏普公司的液晶面板工廠和兵庫縣尼崎市松下公司的等離子面板工廠被寄予拉動西部地區經濟增長的厚望,夏普液晶面板工廠在大阪一帶更是紅極一時。而現在,索尼、松下、夏普三大家電公司卻陷入了電視業務虧損、面板投入過剩的困境中,并暴出2011財年最大的業績虧損。
在電視機業務上一直以來讓日本企業引以為豪的高科技技術和世界市場中的主導地位這些優勢在不知不覺中就失去了。雖然日元升值和日本國內向數字電視轉換這兩項因素拖累了其電視業務,但韓國廠家通過價格戰大規模圍追堵截更是導致日本企業電視業務下滑的重要原因。目前,夏普公司堺工廠的開工率僅有3成左右,松下尼崎市的工廠生產也被迫停止了一部分。
一位日本家電企業的負責人說:“只考慮國內競爭的話,那么企業經常沉迷于在電視畫質和音質兩方面做研發競爭。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海外市場,消費者青睞的既不是畫質也不是音質,而是諸如韓國三星的價格便宜且有設計感的電視機產品。
被日本家電企業認為是扭轉局面的“垂直整合模式”正在企業層面加速進行。一直強調面板等核心部件開發生產以及成品組裝是“自己主義”的夏普,今年上半年就卻將這些工作委托給了世界最大的代工企業臺灣鴻海精密,同時還和其達成了資本業務合作,雙方在電視和智能手機等領域進行合作生產。松下也將今后業務增長的支撐寄望于白色家電、蓄電池和車載電池等能源業務,同時還和索尼達成協議共同進行新一代顯示技術OLED的研發生產。
松下幸之助曾經說過“經濟不好的時候反而是好事”這樣的話,意思是說企業只有在遇到危機的時候才能看到繁榮時期看不到的問題,才能借機反省檢討自身。換句話說,現在日本國內的企業正在進行一場徹底的改革,那么接下來,改革的優勢能否體現出來呢?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