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
創維
康佳
當前位置:中國數字視聽網首頁 > 平板電視 > 觀察 > 正文
快速搜索:

彩電業面臨結構升級 兩大流派明爭暗斗

2012年06月19日 10:14  來源:中國數字視聽網  字體【   

【中國數字視聽網訊】彩電產品從舊時的CRT電視到現在的LCD電視,經過了一次重大的產業升級,此后又在LCD電視的基礎上發展普及了LED電視,而現在,3D電視和智能電視又成了現在最熱門的電視產品。但就在國內廠商紛紛爭奪智能電視的時候,一些國際彩電廠商卻正在OLED電視的研發上市方面大做文章,這樣就形成了以國內廠商為主的“內容流”,和以日韓廠商為主的“屏幕技術流”,但OLED電視究竟是不是會導致電視產業的又一次革新呢?而國內廠商又將會如何應對呢?

就在國內彩電廠商把LED和智能電視玩得越來越“爐火純青”的時候,日韓企業卻把“戰火”轉向了OLED電視,讓國內企業在技術上再一次落后。但目前,即便是日韓企業也只是在進行小規模量產,無論在技術還是成本方面,目前的OLED電視技術還不能稱為成熟,業內專家也表現出了“技術較弱的國內企業不宜盲目跟進”和“積極跟進,避免技術落后”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

外資企業加大OLED電視投入

據TCL多媒體副總裁楊斌預測,2012年中國彩電市場:預計3D電視容量可達1600-1800萬臺,云電視容量1000萬臺。OLED產品會在下半年小批量上市,而彩電行業再次面臨結構性升級。

據悉,三星和LG將在今年下半年量產OLED,三星電子高管也曾表示,液晶電視市場已無法繼續創造利潤,而OLED電視是帶動市場成長的下一個選擇。

而日系電視企業也在中國市場表現不佳的情況下,緊跟OLED電視的研發腳步,日系知名品牌索尼、日立、東芝三家公司將中小面板業務合并為合資企業JapanDisplay,全力推動中小尺寸OLED產業的發展。而松下和夏普也有意自產OLED面板,松下計劃在2年時間內,投入200-300億日元利用生產液晶面板的姬路工廠建立OLED面板的生產線。

技術尚未成熟 短期內難普及

盡管日韓企業已經加緊研發OLED電視的步伐,但在技術上仍然存在缺陷,導致OLED在目前只能進行小規模量產,而這樣做的結果就是OLED電視產品單價過高,主流市場無法普及。

預計2012年,大尺寸OLED電視的出貨量僅為5萬臺,不足以達到短期內普及的能力。此外,雖然在理論上不需要傳統光源的OLED屏幕更加節省成本,但在實際技術上,OLED屏幕的生產成本仍遠高于目前的LCD面板,這使得OLED電視初期售價必然遠高于LCD電視。

盡管如此,相對于國內廠商進軍OLED電視領域的猶豫不決,外資企業表現得十分堅決。有消息稱,三星在韓國不會再投資TFT-LCD技術,舊的TFT-LCD生產線會向AMOLED做技術改造;LG也通過購買柯達的AMOLED專利,加大OLED技術的研發投入;而索尼也同友達在OLED電視方面進行了合作。

[TCL]42V10FBE
[TCL]42V10FBE
價格:6990元
[瀚斯寶麗]小卡車
[瀚斯寶麗]小卡車
價格:3980元
[海信]LED46T28GPN
[海信]LED46T28GPN
價格:面議
[三星]46C6900
[三星]46C6900
價格:面議
[松下]TH-42S10C
[松下]TH-42S10C
價格:6999元
明基
MAXHUB
快捷
產品關注排行
a天堂中文在线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