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一直以來,OLED電視高昂的售價成為限制其大范圍普及的障礙。三星和LG推出的OLED電視平均售價高達8000美金,幾乎十倍于一臺普通的液晶 電視。以三星在韓國市場上銷售的ES9500型號OLED電視為例,其售價為10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5.4萬元,而三星近期主推的ES8000液晶智能電視不過在1.8萬元左右,幾乎相當于3臺最高端機型的售價。
但是并不能說OLED電視的成本不可降低,據悉占整機成本最大塊頭的OLED面板技術已經有了突破的跡象。
事實上,與占全球彩電市場八成以上的液晶技術比較,OLED顯示產品的結構、制備工藝更為簡潔。業內技術人士稱,OLED屬于主動放光,不需要背光 源組件;同時,液晶和OLED的像素驅動方面都采用TFT或者類似結構,成本和工藝相似,因此OLED生產線能利用LCD生產線改造,整體前期投入會比 LCD低三分之一到一半。這也正是為什么索尼選擇友達共同開發OLED電視的原因,理由是友達可以將大尺寸TFT產能轉換為OLED生產線。
另外,電視廠商對OLED技術本身的研發和創新也在持續進行。據悉,松下目前正研發利用印刷技術將有機材料涂布于面板上的生產技術,如果該技術能夠 得到業界認可,那么OLED面板的生產成本將比三星目前的生產方式降低一半。最新消息是,松下已經著手通過姬路工廠6代線試產。
就目前來看,通過技術的革新生產OLED面板、轉換舊TFT-LCD生產線將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發展方向。以LGD為例,若是采用已折舊完畢的8.5代TFT-LCD生產線轉換成OLED生產線,其設備投資成本將大幅降低。
業內人士認為,除非有突破性的OLED面板技術涌現,否則LCD導成OLED生產線很有可能是未來幾年大型OLED面板的主流方向。
而一旦OLED高昂的成本障礙被突破,那么其規;l展潮流將勢不可擋,液晶電視產業將受到強烈沖擊,其市場份額的減少將比人們想象中的要快。調研機構數據表明,當OLED電視價格降至1.3-1.4倍于液晶電視價格,消費者就會選擇購買OLE電視。有業內人士表示,彩電市場的變化是極其迅速的,新技術的出現和應用速度都超出人們的經驗判斷,液晶電視取代顯像管電視僅用了10年時間,而未來三到五年,OLED就有望成為市場主流。
OLED電視到底能對電視產業造成多大影響,這完全取決于OLED自身技術的進步速度,但OLED作為下一代電視顯示技術的領導者地位已經不可動搖,如果不及早做好技術儲備和資源積累,未來必然要屈居人后。為此,中科院院士歐陽鐘燦說,應對OLED產業有必要進行前瞻性技術布局。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