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
創維
康佳
當前位置:中國數字視聽網首頁 > 平板電視 > 綜述 > 正文
快速搜索:

向蘋果看齊 智能電視忌只是加電腦外殼

2012年06月15日 13:08  來源:騰訊科技  字體【   

【中國數字視聽網訊】聯想于5月8日發布了定位高端市場的智能電視。此前,創維,康佳、TCL、長虹等國內主流彩電巨頭均已推出多款智能電視,PC和家電企業都已蓄勢待發,搶在蘋果之前布局智能電視。而早在2010年,谷歌便推出GoogleTV,并陸續推出兩款第二代平板電視;微軟的智能電視系統也在研發之中。在2012CES上,智能電視也是最大看點。爭食智能電視,家電廠商和IT巨頭誰主沉浮?

智能電視向蘋果看齊?

蘋果一向以顛覆性的創新及用戶體驗著稱,在蘋果智能電視未出世之前,誰也不知道這個一向引領產業變革的顛覆者將如何出牌。喬布斯的官方傳記透露,他生前非常想制造一臺集成各種功能、使用非常簡便的智能電視,可以通過蘋果的云服務iCloud與蘋果的各種設備無縫同步,無需在各種遙控器間轉換。關于iTV的各種信息一直牽動著傳統家電和IT巨頭的心,因為誰也不想像手機和平板電腦那樣被蘋果打個措手不及。

最新的消息稱,深圳富士康龍華廠區已經接到了iTV的訂單,目前處于試產階段,蘋果最早于2012年12月公布新產品。iTV上市的最偉大意義在于改變人們對智能電視的看法,雖然中國眾多電視廠商也朝這個思路努力,但卻是“雷聲大雨點小”,有價值的創新行動并不多。

蘋果iTV在中國會步履維艱

iTV上市只是時間早晚而已,中國電視廠商并不懼怕。iTV入華最大的難題在于“準入”,因為中國的廣電網絡監管極其嚴格。蘋果的應用商店根本無法施展拳腳,甚至在短期內無法進入中國市場。

在盈利模式方面,蘋果產品有很高的品牌溢價能力,定位于高端用戶,更是依靠iTune應用商店來獲取更多的附加收益。在電視產品上,蘋果可能也希望借助于這一模式。但是中國消費者習慣于一次性消費,不會為“內容”買單,因此,蘋果模式很難在中國行得通。

電視廠商與PC廠商的差異化競爭?

中國電視廠商的智能電視、云電視早已上市銷售,但如何營銷成了廠商們頭疼的事情。因為智能電視的同質化還很嚴重,沒有在互動及用戶體驗方面的顛覆性創新,眾多廠商的“差異化”也停留在了概念炒作階段。

IT廠商認為,智能電視應該是一個大屏幕的電腦,按照電腦的思路尋求差異化,更強調電視的反應速度、操作快捷與穩定性,視頻點播及人機互動體驗。

家電廠商也認識到了這一點,為此安裝了Android4.0操作系統、語音和手勢識別及Wi-Fi功能,開始讓電視擺脫純粹的硬件產品形象。同時更加強調“觀看效果”,認為畫面質量才是用戶視覺體驗的基礎,顯示屏也從CRT、LCD、LED向OLED一路推進。夏普的四色技術、索尼的BE3圖像處理引擎、康佳的色輪技術、TCL的自然光技術等都是長期研發積累的結果,傳統PC廠商在這方面略為遜色。

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彩電企業經過20多年的積累,已經具備了生產液晶模組的條件,還具有規模優勢。

另外,中國彩電業渠道已經深入五六級市場,而PC廠商此前銷售電腦均采用代理制。

智能電視普及為時尚早

雖然消費者對智能電視產生出濃厚興趣,市場需求也很大,但智能電視的普及還取決于產業鏈的成熟狀況,普及為時過早。原因如下:

第一,智能電視的銷量雖然不斷攀升,但是開機使用率極低。奧維咨詢(AVC)數據顯示,中國電視廠商2012年智能電視新機型最高占比曾達到60%。而艾瑞咨詢數據顯示,北京地區電視的開機率從三年前的70%下降到了30%,且收視年齡也開始“老齡化”,40歲以上的消費者成為主流人群。另外,當前智能電視的價格普遍較高,產品可選擇余地小。

第二,在賣場沒有網絡和Wi-Fi連接,消費者很難親身體驗智能電視。

第三,操作不便,用遙控器很難進行各種操作,電視機的反應也不是那么迅速。部分地區的互聯網接入帶寬過低,內容應用更是缺乏特色。

第四,智能電視應用“生態圈”尚未建立,整個產業鏈不成熟,沒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廠商也不愿意做更大的投入。

不要給智能電視加上電腦的外殼

無論是傳統電視廠商還是聯想這樣的PC巨頭,對于智能電視似乎都有越來越電腦化的傾向。而筆者則認為,不要過多的給智能電視加上電腦的外殼。

多數智能電視具有PC功能,但用遙控器操作會使用戶體驗大打折扣。而在PC日益普及的今天,用戶只需花二三十元買一根HDMI將電腦與電視相連,就具備了所謂的智能電視功能。如此一來,智能電視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在哪里?

嵌入PC功能的智能電視,雖然被廠家們廣泛認同并大力推廣,但估計很難被市場接受。因為電視的更換周期很慢,一般要經過7~8年后功能才落伍,這與PC明顯不同。正如發起無線標準WHDI聯盟的AMIMON市場營銷副總裁DavidSchaeffler所說,“由此來看,電視還是應該專注于從PC及平板終端接收影像的功能。”

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張亞勤在CES上曾表示,新一代電視將是IT產業未來5年的主要戰役,其核心要素就是“占領”家庭。應用商店、互聯網、移動及廣播,未來都將被智能電視無縫融合,但是如何把消費者重新拉回到電視旁邊,每個廠商的理解和做法都不相同。筆者認為,智能電視并不需要多么強大的配置和功能,因為其無法替代PC。而如果實現多屏互動,比如臺灣奇揚網科的MirrorOp(N屏同步與互控)技術,就是最大的成功。

[TCL]42V10FBE
[TCL]42V10FBE
價格:6990元
[瀚斯寶麗]小卡車
[瀚斯寶麗]小卡車
價格:3980元
[海信]LED46T28GPN
[海信]LED46T28GPN
價格:面議
[三星]46C6900
[三星]46C6900
價格:面議
[松下]TH-42S10C
[松下]TH-42S10C
價格:6999元
明基
MAXHUB
快捷
產品關注排行
a天堂中文在线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