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隨著電視機功能的不斷增強,特別是鏈接到互聯網之后,不斷增加的各種服務使得傳統上/下/左/右/ OK鍵等功能的遙控器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其需求,然后太復雜的遙控操作使得消費者在實際體驗式感受不佳,如果能夠讓到電視機的操作更加便利來刺激消費者購買智能電視成為了智能電視廠商一大全新、重要課題。
在智能電視廠商不斷地努力下,目前已經出現了幾種主要的智能人機界面的解決方案,包括語音識別 (Speech Recognition),手勢識別 (Gesture Recognition)和動作感應 (Motion Sensing),當然他們每種現在都不完美,都是在迅速改進著。電視機廠商也通常采用綜合的方法,并不是押寶在單樣技術,共同發展,當然也有主次。
語音識別 (Speech Recognition)
優點:較易輸入文字;
缺點:多種語音和腔調對應能力較弱,反應并不靈敏;
手勢識別 (Gesture Recognition)
優點:與觸摸屏有類似的地方,消費者較易接受;
缺點:動作過大,消費者可能必須經過較長時間學習,文字輸入不易;
動作感應 (Motion Sensing)
優點:與鼠標操作接近,消費者較熟悉;
缺點:文字輸入不易,遙控器成本高;
語音識別操作是目前三者里面最火的功能,目前長虹、聯想、TCL、康佳、海信、創維等都擁有相關功能,但是要想語音識別足夠智能,目前也是困難重重。
第一、就中國市場而言,擁有許多復雜的方言和地方口音,如何讓電視機都能聽懂,這就是一個龐大工程。此外,如果電視機還要針對國外市場,在北美的電視機可能只需要三種語言(英語、法語、西班牙語),但在西歐,起碼需要16種語言。最終一臺電視機可能會被內置高達百種的語言,難度不言而喻。
第二、所設定的內容多半智能限定在一套固定的命令集,例如“聲音調大”或“下一個頻道”, 而這些固定的命令集必須能分辨各種不同的語調、語速等等。
第三、利用語言輸入的方式可以直接生產文字,但是許多同音字或者發音的文字造成混淆,如果還需要進行中文、符號、英文的切換就更加麻煩了。這就需要智能電視必須有更復雜的計算機運算功能, 同時智能電視也必須有自我學習與訓練經驗的功能。
不可否認,語言識別功能將為電視機的多樣性產生重大影響,我們也希望看到智能電視語音時代的到來。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