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市場研究機構NPD DisplaySearch指出,液晶電視自2010年開始走向3D影像應用,不同品牌廠商的3D技術發展也有所差異,但不論是快門式3D或偏光式3D,目前消費者對于3D電視的接受度還在觀望。2011年全球3D電視總出貨量約達2400萬臺,雖然年增511%,但占全球電視出貨量滲透率僅約11%。預期3D電視接下來將持續朝低價、低成本,以及裸眼3D技術方向發展,以求開創新局。
為了讓3D電視達到低價化、以擴增市占率,廠商正持續改善3D電視的成本結構。其中,以快門式技術為主的業者,要降低3D電視成本,NPD DisplaySearch認為,刷新率可以從240Hz改為120Hz,同時取消MEMC著手,這樣即使在2D模式下也不會有畫面補功能,并僅保留120Hz倍頻顯示,以倍增畫面。
而偏光式3D電視要達到降低成本之效,從技術原理來看,NPD DisplaySearch表示,僅需60Hz的顯示頻率即可。若是采用120Hz或是240Hz倍頻顯示,則可以加強2D模式下的影像品質。
據調查,在主流的40吋到50吋大小等級的產品策略,偏光式3D電視可能僅使用120Hz甚至60Hz來降低成本,以期與240Hz的快門式技術競爭。另外,采用CCFL背光或是較低階的LED直下式背光設計,也已經成為降低3D電視成本的方法之一。
盡管低價化的3D電視可能必須在視覺效果有所取舍,但NPD DisplaySearch強調,這也讓3D功能在所有(電視)產品線上的布局,進一步擴展。尺寸方面,不同于2010年系以46吋以上與50吋等級為主,2011年低價化的3D電視機型已延伸到32吋等級,以及60吋以上超大機種。
因此,可以預見的是,3D電視功能將從早期以測試市場、品牌形象的策略,走向以主流機種與產品策略。雖然消費者未必在購買后就因此會多看3D內容,但3D功能將可望成為消費者購買(電視時)所考慮的因素之一。同時,這可能也將使3D電視的市場競爭,從原本的知名品牌,走向所有一、二級品牌。
裸眼3D技術方面,根據NPD DisplaySearch觀察,正當快門式3D技術與偏光式3D技術相互廝殺之際,Toshiba已發布了裸眼式3D電視,將3D電視的技術競爭提升到另一個新層次。
Toshiba除了以12吋和20吋機種試探市場外,還在2011 CES上展示了56吋和65吋裸眼3D電視。此外,SONY和LG也分別曾展示過裸眼3D電視。
以Toshiba推出的裸眼3D電視55X3為例,NPD DisplaySearch說明,該款裸眼3D電視具備3840x2160的高解析度面板,3D模式時具備1280x720 HD的解析度與9個視點。同時內建兩顆強大的雙核心Cevo處理晶片以處理多視點影像(parallex images)運算和畫質升級(upscaling)。并且55X3也具有眼球追蹤技術,以便追蹤觀看者的位置來提供較合適的多視點影像。
由于Toshiba的TMD面板廠并不具備大尺寸電視面板的生產能力,因此已經與臺廠友達(2409)進行技術合作開發。NPD DisplaySearch指出,雖然裸眼3D電視才剛起步,成本還相當昂貴,但可以預期從2012年開始,3D電視除了低價化以持續加大滲透率之外,裸眼3D技術也將為未來3D電視立下新的競賽里程碑。
整體而言,NPD DisplaySearch表示,比起2010年品牌間對3D技術的激烈攻防戰,2011年的3D電視戰爭少了些硝煙味,特別是三星將主力放在智慧電視,樂金持續對薄膜式3D電視加碼促銷,并與中國品牌達成聯合戰線,將薄膜偏光式3D技術的市場占有率逐漸提高。
預期2012年3D電視的市場競爭可能會出現新局面,一方面是終端市場3D電視價格下探以求刺激消費市場,另方面是無需配戴眼鏡、觀看較無負擔的裸眼3D技術也已開始商品化。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