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繼韓國制造廠后,中國彩電企業已經加快了其全球擴張戰略。中國企業除了在本國將網絡電視商業化外,也開始向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國家擴張,并且進入2012年,中國大尺寸液晶面板的量產帶來的成本優勢,對其他國家的制造商帶來的沖擊措手不及。在全球市場中,日本通過技術力量向全球市場送去秋波來壓倒“中國產品便宜沒好貨”的形象,正在加速消除。
4月中旬,在中國薄型電視機市場連續8年市場第一的家電制造廠商海信集團的副總裁林瀾,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上視察期間自信滿滿。該公司去年5月份與該國的競爭對手一起角逐智能電視市場,近期在國內又推出了最新型號產品,通過增加游戲控制器功能,從而簡化了遠程控制按鈕。
廣交會是中國最大的對外貿易平臺,很多外國買家被邀請而來,促進中國產品的出口,中國的企業中,消費電子制造商海爾、海信集團以及TCL在廣交會上的大型的展位空間有壓倒其他之勢。
一個例子是,中國制造商從今年開始要批量生產第8代液晶面板,其生產效率提高導致成本降低,這樣一來,他們的價格競爭力將成為事實。而在此之前,像第8代液晶面板這樣的高世代面板切割出的產品,都是夏普、松下以及三星等這些公司生產。
海信公司的計劃是,更要注重研究和開發,該公司在歐洲和美國的研發基地已經采用先進的技術。林瀾副總裁甚至表示,“如果松下和索尼公司因生意不好縮減了電視機技術人員的話,我們倒是想聘用過來”。 可見這家公司在提高技術能力上的野心。中國企業不但想通過價格優勢競爭,而且在技術與性能方面也做好了與日、韓企業競爭的準備。
中國制造商已經開始瞄準世界。海信已經打入美國市場,該公司在南非和埃及擁有電視組裝廠,也著眼于開發非洲和中東市場。該公司的全球市場份額正在上升,不過距離韓國三星電子和LG電子仍是遙遠的。
TCL集團是另一家走向世界的中國企業,該公司再東盟國家如越南和菲律賓的銷售強勁,其去年全球銷售額達到10.86萬美元,同比增長45.5%。海爾也是世界范圍內連續三年規模最大的一家中國企業,該公司正在計劃通過其具有優勢的白色家電銷售網絡來推廣電視產品。
然而,日本市場是每家中國公司持謹慎態度的區域。有調查顯示,“日本消費者對于日本品牌的信任是強大的。但對于中國品牌,他們認為是低廉的價格特點,而且他們認為中國品牌通過低價來擴大份額的做法不會停止,他們想撼動日本廠家是艱難的,”
不過,在一家日本公司的負責人看來,中國企業這種策略對日本市場已產生影響,海信去年春天通過低價在日本集中銷售19-32英寸的電視機產品已成為被日本市場公認的中國領先制造商。
雖然日本市場被看作是個“例外”,但在“韓國廠商打入歐美市場、以及中國廠商以低價格為武器破壞世界價格體系擴大全球規模讓中國產的電視機存在感多一點”這樣的雙重壓力下,日本廠家被迫進行戰略重組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