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一直定位高端、價格堅挺的日系彩電品牌,今年“五一”史無前例地瘋狂大降價。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和日資彩電近年來集體陷入虧損不無關聯,大幅降價可以迅速提升市場占有率,加速資金回籠,然而卻可能令其高端品牌形象逐漸喪失。
從往年的情況來看,“五一”期間整體彩電的優惠幅度較之往常都會加大,一般來講是國內品牌大降,外資品牌小降,而外資中韓系品牌降價幅度又要比日系的幅度大些。
然而,筆者于五一在北京多個家電賣場走訪時發現,韓系和國產彩電最高優惠幅度均在1500元之內,但日資品牌降價幅度卻十分驚人。在大中電器大望路店的夏普銷售區域看到,滿場的夏普都有明顯的折扣,不少大尺寸電視上貼著直降4000元、直降5000元的降價標簽,一款夏普52英寸的液晶電視降價幅度竟高達7000元。另一大日本品牌索尼的優惠幅度也不小,一款55英寸的具備3D功能的LED電視價格僅為9999元,索尼的促銷人員還拿出上周的成交賬單給記者看,以此證明一周前這款電視的價格還高達13999元。此外,松下的電視銷售區域則顯得冷清了不少,產品基本上都是等離子電視,50英寸的等離子已經降到4000元,松下的促銷人員表示這樣的價格就是在賠本賣。但即便如此,仍鮮有人問津。如今,等離子電視在華市場的頹勢已經非常明顯。
日資企業瘋狂降價的行為,不禁讓人聯系起他們去年集體交上的虧損成績單。夏普公司日前公布的2011年財報顯示,凈利潤虧損達創紀錄的3761億日元(約46.6億美元),其中電視銷售額下滑18.7%至1000萬臺。而索尼彩電部門已連續八年虧損。有數據顯示,在截至今年3月的財年里,夏普、索尼和松下預計的凈虧損額合計高達210億美元。
業內人士認為,這三大日本品牌都迫切希望今年的銷售業績能有明顯的改觀,為提振業績不得不在終端市場推出一些價格適中的產品。其實,此前日資已經為價格戰做好了準備,其一就是不斷加大代工比例,削減成本。數據顯示,目前索尼的代工比例已經高達75%,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鴻海入股夏普后,夏普的代工比例也將攀升。此外一直在主動快門式3D陣營站隊的索尼,從今年2月開始推出偏光式3D產品,因為偏光式3D電視的成本遠遠低于主動快門式。對此,家電分析師梁振鵬認為,這樣的降價和戰略調整可以加大企業的資金周轉率,銷售量和銷售額也可以迅速提升。然而降價是把雙刃劍,日資企業在快速回籠資金的同時,就不得不放棄其一直以來保持的高端形象。
除此之外,日資企業清理庫存,加速戰略轉型的意圖也很明顯。今年以來,鴻海入股夏普,索尼和松下也均在集團的戰略轉型上做出調整。日前索尼將過去比重很大,但已經虧損多年的電視業務地位下調。而未來松下電器的事業部將由原來的16個精簡為9個,9個事業部圍繞三大支柱產業,分別是家庭生活電器、元器件和系統解決方案產業。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