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3月18日,AVS(數字音視頻編解碼技術標準)標準與產業化應用峰會暨十周年慶典在京舉行。以滿足高清晰度電視、3D(三維立體)電視等廣播電影電視新業務發展的需求,推動自主創新技術產業化和應用的“AVS技術應用聯合推進工作組”同時宣布成立,該工作組由國家廣電總局和工信部聯合成立,旨在加速AVS技術演進,加快推進AVS國家標準的產業化,促進自主創新AVS國家標準在廣播電視新業務的應用。
成立儀式上,中央電視臺總工程師丁文華和AVS標準工作組組長、北京大學教授高文院士作為專家組聯合組長共同簽署了“AVS技術應用聯合推進工作組工作方案”。根據方案,將面向高清晰度電視和高清幀兼容3D電視業務,在近期內首先進一步優化AVS技術,在AVS技術標準體系框架內,制修訂相應AVS技術標準,大力推進AVS技術標準的產業化和應用。在此基礎上,探索建立長效聯合工作機制,面向廣播電視及三網融合新業務,開發新一代AVS技術,并推進相關技術標準的產業化應用。
目前,AVS標準已經先后完成國家標準、國際標準兩步走,成為國際電信聯盟在三網融合IPTV(網絡電視)方面認定的三大國際標準之一,而且是三大標準中唯一的“國產”標準,也是中國數字電視機必須支持的唯一視頻解碼標準。
“未來十年,AVS標準將主要面向超高清視頻和互聯網視頻兩個方面,通過借助超高清和4G(第四代移動通信)兩個平臺,讓中國的音視頻標準在下一個產業競爭中處于有力位置。”高文介紹說,在已經頒布的AVS1.0的基礎上,我國正在制定性能翻倍的AVS2.0標準。面對HEVC(新一代視頻編碼)等國際標準的挑戰,新一代AVS標準將重點關注更高效率(如針對超高清4K編碼)及更低復雜度(如針對4G應用的快速編碼)的視頻編解碼方案,并將加強與廣播電視應用部門的合作。
專家表示,AVS新標準的制定實施,意味著在業界最為關注的超高清以及4G等應用方面,我國的音視頻標準已經從以前的追趕狀態轉為同步甚至領先狀態。
據悉,中國第二代AVS國家標準(AVS2)已啟動更高效率的高清、超高清、三維視頻的AVS標準制定工作。2008年年底,AVS工作組申報了《信息技術 新型多媒體編碼》的第二代AVS國家標準的立項計劃(AVS)(簡稱AVS2),拉開新的大幕。2011年9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并發布了AVS2視頻的國家標準計劃,AVS2的標準制定工作已正式開始。
此前,2002年3月18日,香山科學會議建議成立流媒體標準化特別工作組,通過標準帶動中國數字視聽產業技術開發和學術研究,AVS工作組由此成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楊學山表示,AVS是我國自主創新的一面旗幟,應大力以產業化帶動應用,使AVS標準得到更廣泛認同。
十年來,AVS在核心技術研究、基礎標準制定、知識產權創新、芯片設計開發、自主產品研制、重要產業應用、海外推廣等方面全面突破,中國已掌握基于自主AVS標準和芯片的整機開發和系統集成技術,建成完整的數字音視頻產業鏈,從2007年開始相繼在浙江、上海、河北、山西、陜西、新疆、山東、湖南、四川等地進行規模化應用,并應用于老撾、斯里蘭卡、吉爾吉斯斯坦等。目前,全世界20多家企業開發、銷售符合AVS標準的芯片,全球范圍內采用AVS標準播出的數字電視頻道已有800多套。
據介紹,中國AVS采用主流的混合編碼方案,技術方案簡潔,在編碼效率與同期國際標準相當的條件下,編碼復雜度只有國際標準的30%,解碼復雜度只有國際標準的70%。已形成50多項專利構成專利群的AVS在中國還率先建立“專利池”管理機制,為進入國家標準的專利技術設置一站式、低成本專利授權原則和管理細則,每臺終端產品只收1元人民幣專利費,不對內容提供商和運營商收費,從而大幅降低標準實施的專利成本。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