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電子信息制造業“十二五”規劃勾勒大蛋糕。
工信部《電子信息制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下稱《規劃》)近日發布,規劃中指出,“十二五”期間,我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速保持在10%左右,2015年超過10萬億元。其中一項創新目標為,平板電視面板自給率80%以上。業內預估至2015年,國內平板電視面板需求規模將超1億臺,80%的自給率意味著國內電視面板的采購市場將達到8000萬臺左右或者更多。
八成自給率意味8000萬臺需求
《規劃》指出,力爭到“十二五”末,我國新型顯示產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全面支撐我國彩電產業轉型升級。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會長郝亞斌表示,這幾年國家對于平板顯示行業的發展持鼓勵的態度,應該有相應的政策和資金方面的支持。
2009年以來,大部分液晶面板新線投資轉移至中國大陸,中國大陸正在逐漸成為全球平板顯示產業布局的重心。此前,DisplaySearch曾預測,2015年TFT-LCD總產值有望超過1300億美元。在國內,去年京東方和華星光電的兩條8.5代線相繼實現量產。獲批的還有三星和LG D以及昆山等高世代線。
奧維咨詢副總經理金曉峰表示,以目前的行業規模估算,中國平板電視面板需求一年可以達到七八千萬臺,預計到2015年可以超億臺。據此估算,八成的自給率意味著8000萬臺的面板市場需求。據其推算,如此的市場規模需要4.5-5條8代面板線滿足,考慮開工率等問題,五到六條8代線的市場空間是可以保證的。
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表示,目前中國只有華星和京東方兩者具備生產面板能力的項目,如果按照當前的這兩個項目的生產能力,難以達到80%的自給率。但是,國內未來將投資多個同類項目,新增的2個項目將有可能完成國家80%的自給目標。
李東生表示,3年前,由于臺灣、日韓企業在面板上大舉投資,以及歐美經濟危機的影響,重創了面板業,呈現供大于求的情況。目前虧損的周期性已經到底,預計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供求才重新達到平衡。今年華星項目的虧損多少與整個面板業有關,十二五規劃提出的目標以及明年生產線項目的投入,將使得兩個經營項目(京東方和華星光電)得到很大的提高。
OLED切忌一哄而上
郝亞斌表示,除了京東方和華星光電,如果其他已經批復的高世代線能夠建設并開工的話,八成的自給率不成問題。而張宇也對于未來的市場前景保持樂觀態度。對于新一代顯示OLED,其透露京東方將在2013年底左右實現量產。
根據《規劃》,新型顯示器件領域中的發展重點包括液晶顯示器件、等離子顯示器件,以及有機發光顯示器件方面。對于有機發光顯示器件,《規劃》提出將“推進中小尺寸OLED的技術開發和產業化應用,研究大尺寸OLED相關技術和工藝集成。”
華泰證券分析指,3D顯示技術和OLED顯示技術將成為未來顯示技術革命的新動力,但在一段時間內LCD顯示技術仍將是主流,因此布局高世代LC D顯示技術,攻克3D顯示技術和OLED顯示技術的技術難點將既不錯過目前發展機遇,并且給未來國內顯示技術的發展打下基礎。
張宇表示,OLED的商業化已經開始,三星已經有部分產品采用了OLED,“OLED主要還是掌握在韓國企業手里,中國企業目前還不容易拿到OLED屏,預計本土的OLED商業化還要等到明年。”
金曉峰表示,平板顯示產業是技術和資金雙密集型產業,不僅要有良好的技術支撐,還需要有充足的資金支持。產業發展最忌諱一哄而上,國內企業實力有限,如果企業、地方政府為了局部利益各自為政,行業資源整合難以推進,這對于產業發展都是不利的,OLED的發展也是如此。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