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蘭
博世
雅馬哈
快速搜索:

全國互聯網與音視頻廣播發展研討會

2012年02月08日 14:27  來源:中國數字視聽網  字體【   

主題:“三網融合”與視聽新媒體

時間:2012年4月13~17日 地點:湖北●武漢

征稿與報名通知

指導單位: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委員會 工業和信息化部通信科技委員會 新華社技術局

主辦單位:中國電子學會有線電視綜合信息技術分會

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合會多媒體專業委員會

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委員會戰略專業委員會

協辦單位:中國國際廣播電臺 國家廣電總局監管中心 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委員會廣播專業委員會

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委員會電視專業委員會 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委員會無線專業委員會

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委員會有線專業委員會 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委員會監測專業委員會

支持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產品司 國家廣播電視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國家廣電總局廣播科學研究院 國家廣電總局廣播電視規劃院 國家廣電總局設計研究院

湖北省廣電局 武漢市廣電局/武漢廣播電視總臺

特別支持:中央電視臺“央視網”(www.cctv.com)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廣播網”(www.cnr.cn)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www.cri.cn)

支持媒體:《廣播與電視技術》 《現代電視技術》 《中國有線電視》 《廣播電視信息》

《中國傳媒科技》 慧聰廣電網 新浪網科技頻道 tech.sina.com

一、會議簡介

2011年,我國的三網融合和下一代廣播電視網建設取得了明顯進展,三網融合試點地區(城市)先后建成IPTV播控分平臺,并實現與中央IPTV播控平臺的對接,20多個。ㄊ、區)完成了地市網絡整合工作。傳統媒體加快了與新媒體融合發展、構建全媒體的步伐,截止到2011年9月我國省級及以上的網絡廣播電視臺共有16家,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IP電視、手機電視特別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在規范中快速發展。

國家廣電總局領導就如何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時指出,推進三網融合,對改造提升廣播電視網提出了緊迫要求,必須加強內容和服務創新,必須積極發揮各類信息網絡設施的文化傳播作用,必須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和信息安全。他強調,要從戰略高度重視新媒體、發展新媒體,切實增強統籌傳統媒體新興媒體發展的能力。要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積極拓展網絡報刊、網絡廣播電視、手機報刊、手機電視、移動多媒體等新興領域和新興傳播陣地,使新興媒體成為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新陣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新平臺、人們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間。為此,我們將于2012年4月13日-17日在武漢市聯合舉辦“2012中國數字廣播電視與網絡發展年會”暨“第20屆全國有線電視綜合信息網學術研討會(CCNS 2012)”、“第11屆全國互聯網與音視頻廣播發展研討會(NWC 2012)”,會議的主題是“三網融合與視聽新媒體”。

“全國互聯網與音視頻廣播發展研討會”(National Webcast Conference,NWC)是2001年由國家廣電總局批準、創辦的行業內最重要、權威的大型研討會之一。國家廣電總局領導2009年專門對NWC 研討會批示:請傳媒司和科技司指導,開好這樣的研討會。“全國有線電視綜合信息網學術研討會”(China Cable Net Summit,CCNS)1993年在北京成功創辦,在珠海成長壯大,已發展成為數字電視與寬帶網絡界創辦最早、知名度高、影響力大的行業盛會。在此,我們誠摯邀請廣電系統(包括各級廣電局、電臺、電視臺、有線網絡公司、監測臺等)、電信系統、報業、商業網站、寬帶網絡運營商、內容提供商、設備供應商等關注互聯網、寬帶網絡和視聽新媒體技術與業務的技術人員、編播人員和管理人員踴躍投稿、報名參會!

二、組織委員會

名譽主席:劉韻潔 中國工程院信息學部副主任、院士,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委員會特邀高級顧問

李幼平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委員會特邀高級顧問

顧問:王效杰 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科技司司長

謝勝和 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合會理事長

陳智教 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委員會高級顧問

主席:杜百川 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委員會副主任兼戰略專業委主任

郭炎生 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兼多媒體委員會主任

沙 冰 中國電子學會有線電視綜合信息技術分會主任

共同主席:呂 銳 新華社技術局局長、有線電視分會副主任

李宗達 國家廣電總局宣傳司巡視員兼副司長

魏黨軍 國家廣電總局網絡司副司長、有線電視分會常務副主任

孫蘇川 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司副司長、總局科技委電視專業委副主任

董年初 國家廣電總局網絡司副司長、總局科技委戰略專業委委員

周寶信 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員會秘書長、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副理事長

錢岳林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總工程師、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委副主任兼廣播專業委主任

何宗就 中央電視臺副臺長、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委副主任兼電視專業委主任

陶嘉慶 國家廣電總局監管中心主任、總局科技委副主任兼監測專業委主任

鄒 峰 國家廣電總局廣播科學研究院院長、總局科技委副主任兼有線專業委主任

蘇志武 中國傳媒大學校長、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委戰略專業委副主任

許家奇 國家廣電總局設計研究院院長、總局科技委戰略專業委副主任

姜文波 國家廣電總局廣播電視規劃院院長、全國廣播電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 總局科技委無線專業委副主任

王 聯 中國國際臺總工程師、總局科技委廣播專業委副主任、有線電視分會副主任

周 毅 國家廣電總局廣播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有線電視分會副主任 多媒體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林長海 國家廣電總局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多媒體委員會副主任

劉訓文 湖北省廣電局副巡視員

王 飛 武漢市廣電局副局長、武漢廣播電視總臺副臺長

王 建 北京廣播電視臺技術部主任、總局科技委戰略專業委副主任

吳瞻民 北京歌華有線電視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有線電視分會副主任

鐘海明 有線電視分會常務副主任

汪文斌 中央電視臺網絡傳播中心主任、“央視網”總經理

李 濤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廣播網”總裁

執行主席:周志強 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委員會秘書長兼戰略專業委副主任

有線電視分會常務副主任、多媒體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委員:王汝馨 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員會辦公室主任

江偉潮 湖北省廣電局科技處調研員

劉 平 中央電視臺“央視網”副總經理

伍 剛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廣播網”副總裁

王力劭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新媒體中心技術總監

吳彝鼐 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合會多媒體委員會秘書長

丁汶平 國家廣電總局有線電視監測中心主任

袁 敏 國家廣電總局廣播科學研究院互聯網所所長

劉朝暉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技管辦副主任、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委廣播專業委技術秘書

田敬改 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委電視專業委技術秘書

賈宏春 國家廣電總局無線局科技處處長、總局科技委無線專業委技術秘書

劉丙周 國家廣電總局廣播科學研究院科研部主任、總局科技委有線專業委技術秘書

莫曉俊 國家廣電總局監管中心科技處處長、總局科技委監測專業委技術秘書

袁麗華 國家廣電總局廣播電視規劃院信息所副所長、總局科技委戰略專業委技術秘書

白 華 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委員會秘書處副處長兼戰略專業委技術秘書 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合會多媒體委員會副秘書長

韓 強 中央電視臺技術業務處副處長、《現代電視技術》編輯部主任

韓志國 新華社技術局辦公室副主任、《中國傳媒科技》雜志社總編

聞 進 新浪網副總編、有線電視分會常務委員

陳 煜 北京市廣電局科技處處長

李廣全 天津市廣電局技術處處長

邢海振 河北省廣電局科技處處長

李國瑞 山西省廣電局科技處處長

崔海平 內蒙古廣電局科技處處長

周錫福 遼寧省廣電局科技處處長

李世剛 吉林省廣電局科技處處長

丁永和 黑龍江省廣電局副總工程師兼科技處處長

楊海生 上海市文廣集團總工辦主任

陳宇昕 江蘇省廣電局科技處處長

孫 健 浙江省廣電局科技處處長

張 兵 安徽省廣電局科技處處長

余梅瓊 福建省廣電局科技處處長

蔡旦穎 江西省廣電局科技處副處長

關衛華 山東省廣電局科技處處長

張 偉 河南省廣電局科技處副處長

王國慶 湖南省廣電局副總工程師兼科技處處長

王琪琛 廣東省廣電局科技處處長

范可川 廣西廣電局科技處處長

湯德輝 海南省文廣廳廣電社管處處長

吳樂琴 重慶廣播電視集團副總工程師

傅建和 四川省廣電局科技處處長

項志鵬 貴州省廣電局科技處處長

王 涌 云南省廣電局科技處處長

童紅軍 陜西省廣電局社管處處長

張智明 甘肅省廣電局科技處處長

陳青生 青海省廣電局科技處處長

余秉官 寧夏廣電局安播處處長

張 銘 新疆廣電局科技處處長

秘書長:吳彝鼐 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合會多媒體委員會秘書長

莫曉俊 國家廣電總局監管中心科技處處長、總局科技委監測專業委技術秘書

白 華 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委秘書處副處長兼戰略專業委技術秘書 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合會多媒體委員會副秘書長

副秘書長:姜 沈 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委員會秘書處正處、有線電視分會副秘書長

黃 英 有線電視分會副秘書長

徐京燕 有線電視分會辦公室主任

三、征稿與研討內容

1、文化體制改革與“三網融合”

2、“三網融合”重點工作與視聽新媒體的新發展

3、網絡視聽節目管理政策及其未來走向

4、多種視聽新媒體業務及全媒體業務協調發展的思路與對策

5、網絡廣播、網絡電視、IPTV、手機電視、CMMB、互聯網電視的市場需求與運營模式

6、視聽新媒體的集成播控和監管

7、有線電視網和傳統媒體如何發展新媒體

8、“三網融合”下的網絡整合、雙向改造與下一代廣播電視網(NGB)

9、云計算及其在廣電行業的應用

10、物聯網與“三網融合”

11、衛星直播與地面數字電視

12、3D電視技術與應用

13、臺內制播網絡與媒體資產管理

14、寬帶網絡、移動互聯網、P2P、視頻搜索、內容分發與存儲、版權管理、系統監測與網絡安全等相關技術的新應用

四、舉辦時間及地點

時間:2012年4月13日至17日(13日全天報到) 地點:湖北 武漢

五、論文交流與出版

會議將組織專家對征集的論文進行評審,錄用的論文將編印成集,供大會交流。從中擇優在研討會宣讀,并向相關雜志推薦發表。征文截止日期:2012年3月20日,格式為WORD文檔

六、報名事項

1、欲參加會議的單位或個人,請于2012年3月30日前將報名回執傳真或電話通知組委會。

2、2012年4月1日至4月10日電話或傳真通知議程安排及具體報到事項。

3、會議費(包括參會資格、住宿費、餐費、資料費、紀念品、參觀考察費等):3400(標準間/合。4400元/人(標準間/單。;廠商及非廣電系統運營商代表4200元/人(標準間/合。,單間5200/人(標準間/單。YM用報到時交清。

4、已交2012年會費的有線電視分會團體會員代表、多媒體專業委員會委員和論文作者每人優惠200元(每人只享受一次優惠,不重復享受)。

七、聯系方式

E-mail:nwccn@sina.com nwccn@126.com 網 址:www.nwc.com.cn

1、征文投稿:

打開中國電子學會(CIE)網站( http://www.cie-info.org.cn/),進入[會議論文信息管理系統],選擇“2012中國數字電視與網絡發展年會”,查看會議信息及下載模板。

非CIE會員請先注冊賬戶,而后點擊“上傳論文”,錄入文章基本信息,包括論文名、作者信息、摘要等(請務必保持錄入信息真實有效),然后分別上傳word版和pdf版論文,注意兩版內容需一致,且符合模板要求,否則不能通過初步審核。

2、投稿咨詢:

通信地址:北京復外大街2號廣電總局科技委 郵編:100866

傳真:010-86093784 68019993

聯系人:白 華 13910158661 010-86091903 E-mail:baihua1029@126.com

黃 英 13661317698  E-mail:huang.ying@sina.com

3、參會報名:

通信地址:北京西城區西便門西里10號507室有線電視分會 郵編:100053

傳真:010-86093784 

聯系人:徐京燕 徐平輝 010-68016662 68019993 13910557245

E-mial:421yan@163.com

姜 沈 13701212015 010-86093911  

E-mail:jiangshen135@yahoo.com.cn

  中國電子學會有線電視綜合信息技術分會

  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合會多媒體專業委員會

  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委員會戰略專業委員會

年會回執 

年會回執

(編輯:石頭)

[雅馬哈]MCR840
[雅馬哈]MCR840
價格:2200元
[雅馬哈]MG124C
[雅馬哈]MG124C
價格:2300元
[百靈達]DSP1124P
[百靈達]DSP1124P
價格:800元
[先歌]DX1208
[先歌]DX1208
價格:面議
[惠威]KX1000
[惠威]KX1000
價格:4000元
明基
MAXHUB
快捷
產品關注排行
a天堂中文在线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