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2011年,有關機構不斷調整對全球彩電市場的預期,索尼、松下等國際一線品牌也紛紛下調各自的銷售目標,然而在新顯示技術、新應用概念的拉動下,彩電行業在逆境中仍取得平穩發展。日新月異的技術革新中,彩電市場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
彩電市場平穩發展
2011年,彩電行業在全球經濟環境趨緊以及國家宏觀調控力度加大的情況下平穩發展。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白為民介紹:“2011年,中國彩電產量預計達1.2億臺,低于此前預期,同時全球彩電產量也低于預期。”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11年1~11月,國內彩電產量為10936萬臺,同比增長6.3%,液晶電視產量同比增幅為6.3%;CRT電視產量為1371萬臺,同比下降36%;等離子電視產量為270.9萬臺,同比增長50.7%。
深入分析數據就會發現,作為彩電市場主流產品,液晶電視產量增速大幅下降,已經不再是前幾年的高速增長。雖然僅是前11個月的數據,卻也基本確定了2011年全年液晶電視產量同比增長率只有1位數的事實。這與2010 年25.8%的同比增長率相比,降幅明顯。
“2011年,彩電內外銷市場都沒有達到年初的預期。”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會長林元芳表示,2011年,受發達國家需求疲軟、經濟復蘇速度緩慢、國內市場通脹情況逐漸顯現、地產調控政策等影響,中國彩電行業生產增速呈現出“前低后高”的趨勢,技術升級速度加快,商業顯示器市場需求增長明顯,企業經營能力提升向多元化發展。
“2011年,彩電外貿并不好做。”某彩電品牌負責人表示,海外彩電市場需求沒有達到企業預期。根據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數據,2011年1~11月,彩電出口量為6018萬臺,同比下降1.1%;出口額為126.23億美元,同比下降8.2%。出口單價從222.9美元跌至209.75美元(約合人民幣1347元)。彩電出口量占行業總產量的比例下降3個百分點,為55%。
中國市場仍然保持相對平穩的增長態勢。奧維咨詢(AVC)發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彩電行業零售市場銷售規模預計達到4183萬臺,同比增長4.5%。其中液晶電視零售規模預計為3683萬臺,同比增長10.6%;等離子電視零售規模預計為208萬臺,同比增長30.8%;CRT電視零售規模預計為228萬臺,同比減少50.9%。
國產主流品牌業績良好
2011年,在國內市場穩步增長的帶動下,國產彩電品牌實現不錯的市場業績,但在上半年,中國彩電市場的“量額齊跌”也令彩電企業“出了一身冷汗”。直至2011年6月,中國彩電市場才又恢復增長勢頭。
國美電器家電業務中心副總監安新杰表示:“從2011年6月開始,中國彩電市場銷量快速增長,特別是7、8月。面板價格不斷走低為國產品牌彩電降價促銷創造機會,在企業的大力推廣和宣傳下,彩電銷量實現大幅增長。在傳統銷售旺季9、10月,彩電整體市場需求也沒有讓人失望。12月,受以舊換新政策即將結束影響,彩電市場又出現一個消費高潮。”
采訪中,部分彩電企業負責人向筆者提供了各自企業2011年的銷售數據:創維北京市場全年銷量實現同比增長17%,國內整體市場銷量同比增長為15%~20%;四川長虹全年銷量同比增長約30%,其中等離子電視銷量同比增長100%;1~11月,TCL液晶電視銷量達930.41萬臺,同比增長43.71%,其中,國內市場銷量同比增長28.2%。
在國內市場增長勢頭強勁的帶動下,國內彩電品牌業績也紛紛飄紅。從企業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可以看出,海信、TCL、康佳2011年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幅分別為75.10%、658.50%、199.10%,2010年同期這一數據則分別為48.20%、-30.50%、-60.90%。
“2010年,由于LED芯片等部件缺貨,國產彩電品牌發展受到一定制約。2011年,面板和LED芯片等關鍵上游零部件供應充足,促成國產彩電品牌的快速發展。”某彩電業內人士說。
奧維咨詢平板研究中心總經理彭健鋒說:“前幾年企業因為上游面板供求態勢和價格快速變化,出現大量庫存積壓和跌價損失,或者出現熱銷產品因為備貨不足而失去市場。2011年,除了中國市場自身需求旺盛以外,國產品牌利潤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就是解決了這些問題。同時國內整機企業2011年顯現出經營管理能力和應對市場變化能力的明顯提升。這些方面的進步,使彩電企業毛利率水平大幅提高。”
在國產品牌快速增長的同時,市場份額也有所提升。根據奧維咨詢統計數據,2011年1~11月,國產品牌零售量份額達到79.2%,零售額份額達到68.8%,相對于2010年同期分別上升4.3和3.9個百分點。
“這一變化主要源于2011年農村市場需求增加,農村市場正好是外資品牌的薄弱市場,這為國產品牌份額的提升打下一定基礎。”彭健鋒還表示,國內外彩電品牌市場份額保持在75:25的格局被打破,2011年第四季度,國內廠商的市場份額一度躍上到84%。
2011年外資品牌也在加大推廣力度。夏普有關負責人介紹,2011年夏普在確保沿海一線城市良好銷售業績的同時,還積極擴大東北及內陸地區的銷量。“夏普在原有63個銷售據點的基礎上,又新設41個據點。此外,夏普門店在原有7000家左右的基礎上增加至10000家,以提高市場銷量。”
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視聽數碼營銷公司總經理林凌杰表示,2011年松下中國市場產銷量比較平穩,其中3D等離子電視銷量提升明顯。“受到彩電價格大幅下降影響,目前上下游企業正在積極調整,以適應現狀,推出性價比更高的產品。”
安新杰指出:“2011年外資品牌中,除了索尼、夏普等銷售情況不錯以外,其他品牌表現平平。比如,有的品牌的產品主要定位于中高端市場。在國產品牌大幅降低終端售價時,外資品牌低端產品投放力度又不足,導致銷量較少。”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