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在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中,DLP拼接墻產品可以說是國內大屏幕拼接市場的弄潮兒和主力軍,它在本世紀初高速發展的中國經濟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進入第二個十年后,隨著以LCD為代表的平板顯示技術的飛速發展,LCD在更廣泛的應用領域(如安防監控、媒體展示等)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有業內人士驚呼,LCD將改變大屏幕拼接行業格局,并逐步取代DLP市場。
DLP拼接墻的發展空間在哪里,如何繼續保持技術優勢,穩固市場份額,這些都是近年來國內外DLP拼接墻生產廠家所思考的問題。
中電視訊CECV的研究人員對未來3-5年國內大屏幕拼接產業發展的看法是“以平板顯示設備為主導,以DLP拼接墻及邊緣融合等高端技術為輔”的“雙線”格局。 未來市場對DLP的需求還會增長,發展空間也很大,但將更集中于一些高端應用領域。
中電視訊CECV認為未來的DLP拼接墻的發展一定要“揚長避短”。
DLP的“長”就在于一“小”一“大”
“小”就是“縫”小,近乎無縫。DLP比LCD更能滿足高端用戶對無縫拼接的要求。DLP拼接墻的拼縫很容易做到0.5mm以內,而這條 “線”在遠處幾乎看不出來,畫面就能夠完整地顯示出來。而LCD受制于成像原理以及生產工藝在短期內無法達到DLP拼接墻的效果,因此其價格再便宜,也不適合于電力、鐵路、軍事等專業應用。
“大”就是“單元尺寸大”,目前市場上80/84英寸DLP拼接單元已成為市場主流。而目前市場上主流的LCD拼接單元還局限于46英寸,同樣受制于液晶生產工藝以及產線經濟性因素短期內很難推出60英寸以上的拼接單元產品。同樣的顯示面積采用大尺寸DLP拼接單元出現的“縫”會更少,畫面整體性會更強,經濟性也更具競爭力。
DLP的“短”有以下幾項:
一是“維護成本高”。傳統的DLP拼接墻采用UHP 燈源,使用壽命通常只有6000-8000小時,導致用戶使用DLP拼接墻時往往1-2年就需要更換一次燈泡,不僅維護成本高,而且消耗大量人力,十分不便。
如何“避短”,新光源及新材料將改變這一格局。近年來包括中電視訊CECV在內的國內外廠家都推出了以LED為光源的DLP大屏幕拼接墻,因而DLP也具有了LCD的光源壽命長、色彩飽和度高和“零”維護成本等特性。未來的激光(LASER)光源等新技術還將不斷延長DLP大屏幕拼接墻的使用壽命。
二是“安裝調試復雜”。由于DLP拼接墻通常是由多臺投影單元組合而成,每臺設備光學引擎會存在些許偏差,需要在現場色彩調試,而且調試程序比較負責,特別是設備運行一段時間后,還可能會發生色漂移,需要定期重新進行色彩調試,對用戶日常使用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如何“避短”,“自動色彩調試”等新技術將改變這一格局。包括中電視訊CECV在內的國內外廠家近年來都相繼推出應用該技術的產品。該產品中每個顯示單元都安裝有三個嵌入式傳感器i-sensor(每個基本色一個)和動態色彩及亮度平衡系統。三個嵌入式傳感器不斷的檢測每個顯示單元的紅、綠、藍輸出,同相鄰的顯示單元共享數據并自動調整性能以達到整個顯示電視墻異常精確的色彩平衡效果。這些特性使得在不使用外部計算機的情況下也可以在長時間的運行中保持多屏幕拼接配置中的圖像一致性。系統還可以設置定期(每三個月、六個月、一年)啟動自動調整程序,大大減輕了用戶日后維護工作。
如何提升DLP拼接墻的競爭力,是所有DLP技術產業鏈的研究人員和制造商們所面臨的嚴峻課題,正如很多技術進入成熟期后面臨各種新興技術競爭一樣。DLP技術的擁有者美國德州儀器公司將“固態光源、3D、互動、微投”定為未來幾年DLP技術的發展重點,而包括中電視訊CECV在內的國內外DLP拼接墻制造商也將不斷將新技術應用于新產品,挖掘DLP技術更深層次的應用,同時提高服務水平,用不斷提升產品品質和無微不至的服務將DLP拼接墻的市場蛋糕越做越大。
(編輯:盈旭)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