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蘿卜哥”韓紅剛的80畝紅薯因“愛心運動”迅速售罄,一朝變“賠”為“賺”,市民也買到了低價菜。但更多的農戶正面臨著困境:種得多、收成好卻沒能帶來好收入。
另一方面,這樣兩組數據令人深思:我國每年產生3萬余項省部級科學技術研究成果和5000多項專利,最終轉化為工業產品的不足5%,而歐美發達國家卻高達到45%。
一邊是“菜賤傷農”的農戶,一邊是感嘆“菜貴傷民”的市民,一邊是急需推廣的先進技術,因為種種原因無法交集,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農、商、科急需多維交互平臺。
對此,各級政府、科研機構紛紛各出奇招,其中,引入視頻會議在內的信息溝通方式被廣泛采用。如江蘇省農林廳、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等就成功部署了視頻會議領導品牌——視高(Seegle)的視頻會議產品,取得了非常良好的實際應用效果。
在江蘇,江蘇省農林廳依托視高(Seegle)視頻會議系統,給合作社、蔬菜基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型超市分配了賬號,參與各方可隨時進行多方、高效、便捷的溝通。由政府部門發布最新的信息,指導菜農進行合理種植,多種高附加值的農產品,令產銷信息一步到戶、一步到田間地頭,成功幫助江蘇農戶避開多次蔬菜降價風波的同時,實現利潤穩步增長。
在山西,為解決科研成果轉化難、轉化慢的老大難,山西省農科院決定應用視高(Seegle)視頻會議系統,將以往的現場培訓方式轉變為現場+網絡會議的方式。現在,以往一個月才能辦完的科技巡回技術講座,專家在農科院內,只花2個小時就能向身在全省各地區的分所、農業大戶和相關負責人進行講解,為農戶提供更好服務同時,各方溝通效率大幅提高,成本直線下降。
不僅如此,山西省農科院借助視高(Seegle)視頻會議系統還達到了以下各種效果。
1、會議全程同步錄制,錄像通過網絡就能分發給農戶;
2、隨時開展全省的農業大戶科技培訓,提供了一個實時互動技術交流的平臺;
3、農科院與其他研究所山西省農科院實時數據共享和技術交流,提高了工作效率;
4、系統操作簡單,文化程度不高的農戶一樣輕松上手。
實際上,現代農業產業的穩步發展離不開科技的助力,在政府主導下,以科技力量實現農、商、科等多方的快速對接,將是“蘿卜哥”為代表的農民們徹底告別“賣菜難“的高效渠道之一。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