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全球平板巨頭都在經歷著調整,還沒見中國平板顯示企業新動作。
中怡康研究總監彭煜說,面板定價權正由上游面板廠家向下游終端廠家轉移,未來比的不是誰產能大,而是誰擁有更穩定和可靠的整機出?。
問題是,全球彩電市場供應鏈體系相對穩定,如何爭奪新的出海口?
等離子危機
首要的仍是投資超過40億元的長虹等離子項目,外界因松下停產兩家等離子廠而為它捏了把汗。
長虹新聞發言人劉海中對《第一財經日報》說,日本經濟和日本家電企業都在動蕩中,不能因日企調整,來誤判長虹等離子項目的未來。而且,松下只是調整并非退出等離子領域。事實上,三星、LG也都仍做著等離子,虹歐等離子也在向國內廠家供貨。
他說,等離子在大屏和3D方面的技術優勢明顯,何況國內也即將開通3D電視頻道,加上明年的奧運會直播已要求一定要提供3D頻道,這些都是等離子電視市場的利好消息。
據透露,長虹從2007年11月,就開始在原材料、器件、裝備技術等方面強化布局。目前已與23家企業在玻璃粉、熒光粉等九大領域開展實質合作,這占據等離子面板成本90%。
上海松下等離子顯示器公司一位中層透露,長虹從投入等離子開始,就意識到上游產業鏈過于單一,必須布局材料環節。
目前,長虹等離子部分上游材料已實現國產化。該中層指出,即便國外等離子上游材料部分供應斷裂,長虹依靠本土也能做,只是短期可能出現良品率波動。
但全球市場不容樂觀。雖然2010年3D概念拉動了等離子電視出貨,但液晶電視價格降幅更大,導致今年等離子電視再度下滑。DisplaySearch預計今年全球出貨僅1700萬臺,同比下降9%,隨后每年降約5%~6%。
一位熟悉長虹等離子項目的業內人士指出,長虹等離子項目缺的就是規模。當初長虹搞等離子一是解決自身缺屏,二是希望打造自身獨特競爭優勢。因此,影響了外部合作,造成下游出?讵M窄。
彭煜指出,長虹等離子項目沒盈利,但長虹等離子電視賺錢。由于市場競爭不激烈,國內廠家可借此形成差異化。如果國內彩電廠家上量,還是有很大潛力可挖的。
中怡康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國內等離子電視銷量達160萬臺,同比增長48%,其中,長虹占有率高達45%,松下份額也達37%。
爭奪出?
長虹等離子一期工程設計產能216萬片,按目前銷量看,產能存在閑置。
“下游出?谝部梢酝ㄟ^資本合作來解決。”彭煜表示,目前長虹等離子項目獨資運營,如能引入多元資本,褪去長虹身影,市場可以期待。比如TCL8.5代線之所以命名為華星光電也是為了引入多元投資方。
不過,資本的合作目前還只是一個業內或廠家單方面的設想而已。對于已投產的京東方和華星光電8.5代面板線,擴大下游出海口的問題也迫在眉睫。
房地產受控、家電下鄉政策退出,中國電視市場明年很可能會出現零增長。從創維、TCL、海信、長虹等電視廠家了解到,不僅僅是面板巨頭在尋找穩定的下游出?,國內電視廠家也在尋找下一個市場的增長點,而東南亞、南亞、中東、南美等新興市場,是中國電視廠家拓展的重心。
創維和TCL高層最近均明確指出,海外新興市場,日系品牌市占率很高。但歐債危機重創了日系廠家實力,加上日元升值等,中國電視品牌開始有了替代空間。此外,中國與東盟10國已經實現“零關稅”,為國內家電企業自有品牌出口帶來很大的機會。
“2012年全球平板電視的增長動力將主要來自于新興市場。”群智咨詢研究總監李亞琴表示,國內彩電品牌在新興市場的表現相當搶眼,隨著國內面板資源優勢逐步強化,預計2012年中國電視品牌出貨量將有三成增幅,中國電視品牌在全球市場占有率也將從2011年的21%,上升至24%的歷史最高水平。
對于京東方和華星光電來說,能否把握國內彩電主流廠家的需求也將成為中國平板產業成敗的關鍵。相比京東方,華星光電情況相對樂觀,華星光電還處于量產爬坡期,還不夠滿足TCL自身需求,可以通過這段時間來尋求國內彩電廠家的合作。
盡管如此,在目前面板價格持續下滑的環境下,京東方和華星光電的處境也非常艱難。復旦大學先進材料實驗室平板顯示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谷至華指出,華星光電和京東方8.5代線短期內虧損是必然的,但國家肯定會在稅收和關稅等方面來加以扶持。
從多家彩電廠家了解到,雖然各大彩電廠家對上調面板進口關稅也有不同意見,但上調面板進口關稅基本上成為定局,而且會盡快公布實施,唯一有變化的可能是關稅上調的幅度。
而上調關稅,也將一定程度緩解國內面板廠家的市場競爭壓力,給了京東方和華星光電爭取下游客戶的時間差。畢竟,三星蘇州7.5代面板線今年5月底才動工,竣工時間已到2012年8月。
(編輯:沐棉花)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