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在世界上默默無名的TCL、海信、創維等中國電視企業在短短5、6年內陸續挺進“全球前十”,成為韓國和日本企業強勁的競爭對手。
據市場調查機構Display Search23日公布的《世界液晶電視銷量統計(1至9月)》顯示,TCL以675萬臺的銷量名列全球第7,海信(第8)、創維(第10)、長虹(第13)、康佳(第14)等中國企業紛紛進入銷量排行榜上游。中國企業的全球液晶電視市場占有率也上升至20%多,對韓國(30%)和日本(36%)形成威脅。今后,三星電子和LG電子將與以低價取勝的中國電視企業展開競爭。
中國價格攻勢發揮威力
中國企業已經完全占領本國市場。中國的電視銷量占全世界電視銷量的20%至25%,每年產量高達4000萬臺,是全球最大的電視市場。中國電視企業在本國市場占有率達80%,銷量榜前六名都是中國企業。韓國和日本企業在中國市場沒有立足之地。世界龍頭企業三星電子的占有率只有3%多。原因是在價格競爭中不是中國企業的對手。
電視行業有關人士說:“在中國市場上,韓國和日本42英寸液晶電視的價格為8000元人民幣,而中國產品的價格只有5000元人民幣。如果不是質量相差懸殊,在競爭中很難取勝。”
預計這一情況今后將進一步惡化。因為中國向占電視生產成本一半的電視面板迅速增加投資。中國面板企業京東方(BOE)、龍飛光電(FVO)、TCL去年和今年份別新建了1、2家大型工廠。中國企業此前從韓國、日本、臺灣購買電視面板,但今后可以以更低廉的價格在本國購買面板。
中國電視進軍海外
號令本國市場的中國企業近來瞄準海外市場。新華社最近報導說:“中國電子企業將逐鹿海外。”“逐鹿”具有開拓新市場的含義。
海信本月宣布,將在阿根廷里奧格蘭德市與當地企業合資建立電視工廠。該工廠生產的液晶電視將在南美地區銷售。此外,海信計劃在埃及建成銷售基地,進軍非洲市場。海信曾在今年8月初宣布:“將在8年內躋身全球前三”。
創維繼今年初在印度和菲律賓設立分公司,本月初在泰國和馬來西亞也設立了分公司。創維首席財務官(CFO)梁子正在接受日本雜志采訪時說:“創維從今年開始積極進軍海外市場。相對于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把重點放在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非洲等新興市場。”
日本松下總裁大坪文雄說:“觀中國電視企業的氣勢,能夠感受到和10年前韓國企業一樣的雄心壯志。中國電視企業將比韓國在過去10年取得的發展更快在全世界彰顯其威力。”
但中國電視也有很多弱點。中國電視品牌在海外幾近“無名”,再加上“中國產品廉價”形象,因此很難進入高端市場。此外,技術水平也趕不上韓國和日本企業。
三星電子有關人士說:“在電視市場不是降低生產成本就一定能取勝。在包括3D電視在內的中國高價產品領域,三星電子占據銷售額首位。”也就是說,中國電視僅憑“低價”這一優勢,很難稱霸全球市場。
但韓國電子企業一位高層有關人士說:“電視不再是技術門坎高的組裝產品。過去,韓國電視企業從日本企業手中搶奪了全球市場主導權,因此對中國企業的發展要給予重視。”
(編輯:盈旭)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