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國際數據信息(IDC)指出,全球液晶電視成長趨緩,LED(發光二極管)背光源液晶電視為目前主流,但滲透率已經出現飽和,LED背光源液晶電視已經進入高原期,成長不如過去,只剩下個位數的增長。
LED背光源液晶電視雖然飽和,但更新技術的3D TV(三維立體液晶電視)以及Smart TV(智能電視)將陸續推出,研究機構拓璞預計光在國內市場,3D TV的滲透率可到23%,Smart TV滲透率也有20%,為液晶電視新的增長動力,IDC也指出,新興市場將是液晶電視未來最重要的戰場,能先布局新興市場的便能先搶下先機。
IDC表示,國際品牌大廠的高階機種偏向自制,而以低價營銷的戰斗機種才委外代工,因此代工廠面臨到為低價促銷必須不斷的降低成本,卻也直接影響了代工廠的毛利率。
另外,臺灣液晶電視代工廠主要出貨到歐美地區,歐美市場已經成熟,因此價格競爭激烈,代工廠只能以壓低成本來應對價格戰。
面對代工廠降價競爭的困境,IDC建議,代工廠應尋求面板廠及品牌廠合作,面板廠都以模塊型態銷售,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可以將模塊外包給代工,而品牌廠也可授權代工廠代為銷售,避免未消化庫存而進行降價促銷。
(編輯:盈旭)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