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自從8月份中下旬,國內主流廠商密集發布云電視后,“云電視”就成為了彩電屆的熱門話題,眾多媒體和業內人士也是紛紛討論。熱門程度讓人似乎忘了彩電界的另一個話題:3D。
近日,我國首個3D頻道將在2012年1月1日正式上線試運行。為保障節目源,國家廣電總局要求中央電視臺牽頭,聯合北京電視臺、上海電視臺、天津電視臺、深圳電視臺、江蘇電視臺等共6家單位做3D頻道。
3D信號將采用衛星覆蓋、有線接收的形式,中央電視臺技術管理辦公室副主任路曉俐向南都表示,雖然目前3D電視標準不統一,但只要央視發出的信號是統一的,無論是快門式還是偏光式3D電視都可以收看3D節目。前期推廣試運行期間暫不收費。
今年6月,上海文廣曾宣布在當月底開播國內首個3D電視頻道,但因3D節目儲備不足、盈利堪憂等多種問題推遲。
事實上,當大家都在紛紛討論“云電視”究竟是一種新技術、新的趨勢還是一個噱頭的時候。作為更早推廣的3D電視同樣面臨相同的窘境。
雷聲大雨點小的3D市場
說起來3D并不是一種新技術,從30年代好萊塢就有紅藍式的嘗試,不過真正受到全球影視界的關注,還是借著《阿凡達》熱映的風光。各品牌3D彩電從去年到今年密集發布,剛一登場,確實關注度很高,眾多家電賣場也紛紛將3D彩電擺在了最顯眼的位置。
而在近期舉行的各類平板產業展會、消費電子類展會上,3D電視也是彩電區得熱點產品,各品牌紛紛將主流3D彩電安置在重要位置,安排眼睛吸引賣場顧客的關注,但是其實際銷量看卻并不如人意。盡管有“一季度銷量翻倍”、“3D彩電銷售本月猛增”等等新聞,看似一片喜人的景象,但是在筆者走訪多個家電賣場的時候,銷售人員都表示3D彩電實際銷量最好的時候也就只有整個彩電銷量兩成左右。
資源缺乏與混亂限制3D推廣
而“無內容”可看是目前3D電視最大尷尬,某公司任文員的唐先生接受采訪時說,現在除了看藍光外不知道買3D電視還能做什么,正版藍光價格太高不實惠,對盜版又有擔心,加之現在的3D電視并不適合長時間觀看,若3D電視節目普及肯定會購買。
然而,3D片源稀少仍然制約著3D電視在消費市場的大規模普及。據了解,現在3D片源主要是少量的電影及游戲,還未有3D電視劇以及專門的3D頻道。業內人士認為,3D電視主要購買者多為發燒友等經濟條件較好的人群,等片源豐富和價格降至普通電視水平后,3D電視才有可能普及到普通人家。
另外,版權問題也是一個一直避不開的話題,作為國內一個很“敏感”的話題,眾多提供資源的平臺商究竟有多少資源來自于正版,恐怕沒多少人能說得清楚,這也直接導致了不少官司的糾紛。帶來的后果就是不少資源平臺“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在遭遇官司后便關閉相關的資源或者服務,而最終倒霉的就是使用者或者說用戶,也同樣大大影響了用戶的使用感受。
標準不統一導致消費者的觀望
從3D推廣的第一天起,3D標準的斗爭就一直沒有停止過,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三星、索尼主導的“主動式”和LG為代表主推的“偏光被動式”兩個標準之爭。
在5月份深圳一次平板顯示展覽會上,LG和三星的展臺同在一個區域,兩家的宣傳語可謂是爭鋒相對,你大踩偏光式分辨率低下,他大罵主動式成本高昂,火藥味十足。
不過,作為一個大眾消費者,其實不會也不想去關心究竟哪一種技術更好。標準之爭讓消費者更加迷茫,各種眼鏡之間的混亂斗爭更導致了消費者繼續保持觀望的態度。
(編輯:盈旭)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