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都說人逢喜事精神爽,今年以來對于國內等離子電視而言,卻是“視逢良機銷售漲”。
日前,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和奧維咨詢聯合發布數據,今年第三季度,我國彩電業零售市場銷售規模達996萬臺,同比增長10.7%。其中液晶電視同比增長16%、等離子電視同比增長38%;CRT電視則出現了高達47.2%的下滑。奧維咨詢還預測,2011年全年等離子電視國內零售量有望突破290萬臺,平均增速超過31%。
不過,與等離子電視市場銷售大漲相比,日前東南大學副校長王保平當選國際電工委員會平板顯示器件技術委員會(簡稱IEC/TC110)主席的消息更令人振奮。據悉,王保平教授一直從事等離子顯示技術的推廣應用,其從不掩飾對等離子電視在中國市場推廣的積極態度。
在工信部電工標準化研究所高工趙英看來,由中國人擔當IEC/TC110主席,不僅開創了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在全球標準化工作的先河,讓我國企業成為平板顯示器件國際標準化舞臺上的主力軍,與日本、韓國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中國企業報》記者獲悉,此前這一機構的主席由日本人擔當,而韓國企業一直試圖掌控平板顯示技術的定義權。
在中國市場上,來自奧維咨詢監測數據顯示:平板電視的3D滲透率從1月份的2.31%上升到8月份的17.69%。在整個3D平板電視中,由于長虹等離子3D均為快門式,才使得快門式3D在平板市場中的份額能夠維持在51%左右。同時,國內市場上的CRT電視更新換代時期加速到來,大尺寸的平板電視需求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在42英寸及以上的電視需求群體中,等離子的大尺寸顯示和3D顯示擁有了不可替代的性能優勢。
在全球平板市場競爭中,由于日韓兩國企業從伊始就構建“全產業鏈”競爭體系,迫使中國企業不得不努力突破在上游平板顯示屏上的“核心產業鏈缺乏”困局。
日前有消息稱,我國將全面上調液晶、等離子等平板顯示面板的進程關稅,稅率可能從目前的3%—5%上調至8%—12%左右。對此,中國企業戰略學研究會副理事長管益忻指出,調整面板稅率是國家為培育我國面板產業、著眼于產業長遠創新能力而采取的一種策略。我國“十二五”規劃及信息產業規劃等都顯示出政府對于扶持彩電產業鏈建設的決心。當前,平板顯示面板已被列為國家重點產業,將獲得來自核心技術、稅收、財政補貼等多重推動。
今年以來,我國在平板顯示面板產業的擴張全面加速。中電熊貓第6代線正式投產,并計劃上馬8.5代線。京東方的8.5代線也正式投產,TCL(微博)集團控股的華星光電8.5代線也正式投產。不過,相對于早在2007年便開工建設、中國唯一一家長虹等離子屏生產線項目,已實現了規;慨a并展開了一期擴能擴產,上述企業的液晶面板生產線剛剛投產仍需要經歷長時間的爬坡和量產階段。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一旦國家上調平板顯示面板的進口關稅,對于一些不具備自有屏生產線的企業,會直接在屏采購成本上造成沖擊,長期來看還將引發企業在市場經營和產品儲備等方面的安全性隱憂。從另一方面來看,擁有成熟等離子屏生產線的長虹,則將成為面板提稅的最大受益方。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