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一部狂收全球二十多億美元的好萊塢大片《阿凡達》,為導演卡梅隆帶來無盡人氣和財氣的時候,同時帶來的,就是卷起了一片3D熱潮,這其中以彩電為甚。
中關村網站曾經做過一次對比評測,在偏光式液晶3D、主動式液晶3D和主動式等離子3D做過一次對比,在表現3D方面,最終的普遍感受是等離子可以提供最真實也是最舒適的3D效果。從等離子主動發光的原理上,也確實更適合于表現等離子,這也讓近期大面積人氣下滑的等離子賺回了一些人氣。
由于成本快速下降,2009年全球大尺寸平板電視的競爭中,液晶電視明顯占據上風,先鋒、日立等等離子面板巨頭先后退出,等離子陣營陷入了被動。然而短暫調整后,隨著松下、長虹等等離子巨頭在3D、全高清、超薄等新技術上的突破,2009年第三季度開始全球等離子電視出貨量明顯復蘇,而2010年液晶面板開始供不應求,給等離子面板巨頭創造了擴張的機會。
等離子擴張潮
松下電器的等離子面板生產線2010年1月開始投產,到明年僅僅第三工廠的產能將提高到1000萬片以上,領軍企業的擴產顯示出對等離子產業的信心,而作為國內等離子面板的領軍企業,長虹顯然也希望借助行業回暖取得突破。
即便是曾將等離子電視弱化的三星、LG也開始重新發布等離子電視新品,三星電子中國總部彩電產品營銷部長李明旭表示,“等離子電視作為平板電視的重要分支,三星在這塊將繼續保持一定比例的投入,包括研發和銷售。”
等離子面板巨頭的擴產顯然與行業環境的變化有關,從2009年第三季度全球等離子電視出貨量開始了明顯的復蘇態勢,Display search的最新數據顯示,2009年全球等離子電視的復合增長率達到了11.2%,而中國市場復合增長率更達到23%,到2011年全球等離子電視銷量有望達到2620萬臺,而中國市場則突破370萬臺。
“3D電視的普及趨勢,確實給國內生產等離子屏的企業帶來巨大的機會。”奧維咨詢(AVC)平板顯示中心總監彭健鋒說。據奧維咨詢預測,2011年,平板電視國內零售量將達到4106萬臺,其中液晶電視國內零售量將達到3816萬臺,而等離子電視市場的零售規模有望突破290萬臺,行業成長率超過31%,而同期液晶電視的增長率只有14%。這是5年來國內等離子電視的行業增長率首次超過液晶電視。
等離子要翻身不容易
自從長虹集團董事長趙勇決定把等離子電視作為長虹的核心業務,長虹電視就一步步陷入被邊緣化的尷尬境地。這其實是等離子與液晶在市場中較量的結果。
數據顯示,2005年,中國市場等離子電視和液晶電視的市場占有率之比是3∶7。而到第二年,等離子電視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已不及液晶的1/10。2010年,等離子電視市場占有率繼續下滑,僅剩4%,液晶電視則上升到88%。面對液晶對等離子市場份額的鯨吞虎掠,長虹卻堅持特立獨行。這似乎與趙勇的個性頗為吻合。
不過從整個市場看,等離子想要翻身恐怕是難上加難。就拿錢買2011平板預測結果來看,就算看起來夠理想的數據。雖然等離子的增長率是超越了液晶,但是基數卻是液晶比等離子將近13:1,連十分之一的市場都不到。
俗話說,牽一發而動全身,從面板生產線的投入、或者面板的采購、以及到整個生產線的改變到市場的推廣,對于一個企業而言極其復雜。目前的等離子整個市場的占有率,指望一些非等離子的陣營進入或者回歸,恐怕還很難有足夠的吸引力。
從前面的新聞可以看出,實際上所謂之的復蘇,無非是三星、松下、LG、松下等幾家有些動作。而這其中,除了長虹算是大膽走冒險之路,其它三家本來就是等離子陣營的老牌廠家,無非就是在原來已有的業務上稍稍變動一下側重罷了。
事實上,暫且不論液晶和等離子播放3D孰優孰劣。于整個市場而言,整個3D處在一個“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境地,消費者購買了3D電視,卻發現無片可看,除了寥寥幾部大片和幾個可憐的片段,幾乎沒有節目可看。想要改變這種狀況,恐怕還需要整個影視行業、發行推廣以及眾多相關光電系統共同努力,而這又將是一個大工程。這也注定等離子企圖借3D翻身的道路任重而道遠。
(編輯:盈旭)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