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經過多年積累,中國平板顯示產業的全球話語權正處于由弱變強的蛻變階段。日前在京參加“中國•北京2011國際平板顯示產業高峰論壇”的業內專家表示,未來幾年,中國有望憑借產量比重的提升,成為推動全球平板顯示產業發展的關鍵地區,但如何擺脫重要技術環節對國外的依賴,加快技術創新步伐,仍是中國平板顯示產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中國平板顯示業發展迅速
工信部總經濟師周子學說,我國平板顯示產業目前初步形成了多種技術競相發展,配套產業漸成規模的局面。尤其是最近兩年,我國平板顯示產業呈現出加快發展的態勢,多條高世代液晶面板線投入生產,新顯示技術發展迅猛,上游配套產業、裝備產業逐步完善,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重要的平板顯示產業研發和生產的重要基地之一。
2011年是中國平板顯示產業厚積薄發的一年。3月,中電熊貓第6代T F T -L C D面板生產線投產。6月,京東方北京8 .5代T F T -L C D面板生產線投產。8月,T C L華星光電8 .5代T FT -L C D面板生產線也如期投產。同時,京東方合肥6代線自去年10月量產以來,今年4月實現了滿產,月綜合良品率保持在95%以上。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特約分析師梁紅兵認為,如果以2003年京東方和上廣電啟動第5代TFT-LCD生產線并成功量產運行為標志,中國進入T FT -LCD產業還不到10年的時間。在此期間,中國平板顯示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小尺寸)到大(大尺寸、高世代線)的轉變�?梢灶A見,中國將成為未來全球平板顯示產業中重要的一極。中國TFT-LCD產業在面板這一核心環節上已經具備了參與國際競爭的基礎。
到目前為止,中國已有兩條8.5代線投入生產,另有三條高世代線計劃于2012年至2013年竣工投產。未來,隨著正在建設的高世代面板生產線的竣工投產,業界預計中國的面板產能占全球比重將從目前的約2.4%提高至約20%。
專家認為,中國T F T -L C D產業的興起,最根本的原因是平板電視市場的興起及彩電工業轉型帶來的契機。目前,中國彩電產業已經基本完成轉型。據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統計,2010年中國電視機產量達到1 .1493億臺,平板電視產量達到9000多萬臺,其中液晶電視產量達到8790萬臺。預計今年電視機產量將達到1.25億臺,其中液晶電視產量將達到9600萬臺。
專家預計,2011年至2013年將是中國平板顯示產品技術升級的時期,L E D背光電視、3D電視、智能手機以及平板電腦等將持續帶動產業發展。中國將成為推動全球平板顯示產業發展的關鍵地區。
核心質變尚需時日
雖然中國平板顯示產業在迅速成長,但仍面臨一些突出問題,如企業競爭力不強,關鍵技術有待突破,原材料、元器件專用設備等本地的配套能力還不足等問題。
首先是技術創新能力不足。對于平板顯示行業來說,各種顯示技術總是在不斷地更新,如果沒有針對下一代顯示方式的技術儲備,中國的平板顯示產業將會受到影響。
梁紅兵說,在中國開始大規模投資TFT-LCD之時,國際廠商已經在加緊新型顯示技術的研究和投資。比如OLED、低溫多晶硅、ITO透明電極等新技術的研發步伐正在加快。此外,TFT-LCD技術雖然日益成熟,但是還有技術不斷進步的空間,比如:如何降低能耗,如何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等。
天馬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劉瑞林也表示,高分辨率、低視角等先進技術基本上都來自日本、韓國等主要的企業,中國企業基本上處在跟隨、追趕的階段。在技術基礎、專利保護等方面處于相對弱勢地位。
其次是配套能力不足。目前,中國T F T - L C D產業鏈并不完備,T FT -LC D廠商生產受制于人,整個產業的支撐環節依賴國外。到目前為止,整個產業的核心裝備、材料等對外依存度依然太高,對產業的自主可控性很難保證,一旦出現政治、經濟因素的變化,產業體系將面臨巨大風險。
第三是人才隊伍建設滯后。隨著這幾年的迅速擴張,人才不足問題凸顯。不僅是技術人才領域,在經營管理團隊上也處于弱勢地位。在勞動力成本方面,過去中國企業顯著的特點是勞動力成本低,但現在這個優勢也越來越不明顯。
專家認為,未來幾年內,中國顯示產業面對的最大挑戰就是如何提高其平板顯示制造的核心競爭力,如何降低成本,如何加強產品設計和開發的速度及水平,如何進一步掌握關鍵技術和專利等等。
積極構建全球產業鏈合作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理事長王東升認為,“十一五”期間,中國平板顯示產業實現了從小尺寸到大尺寸,從低世代線到高世代線的突破。“十二五”期間,產業核心將是以技術創新和技術升級形成價值創造的核心競爭力。
專家建議,中國平板顯示產業應積極構建全球性的產業鏈合作,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深度合作、協同發展、價值共創。著重解決好產業鏈配套支撐環節的問題,力爭實現產業的自主可控,完善產業體系。
首先是加強規劃引導和政策支持,增強創新能力建設,鼓勵企業加大投入力度,集中資源著力攻克制約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提升產品質量性能,降低生產成本。對已有的產業需要運用稅收政策以及前期的研發投入等形式去保護和扶持其成長。
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所研究員歐陽鐘燦說,縱觀液晶顯示的歷史,海外資金投入已超過十年 之久。而直到最近兩三年,中國才對彩電平板轉型有一些投入,但都是千萬元人民幣的規模,建議政府繼續大力支持研發。
其次是企業不僅僅要擴大產能,更要把技術進步作為發展重點,不斷完善工藝。企業應高度重視新興顯示技術發展,密切關注技術發展動向,科學把握技術發展趨勢和節奏。在產業鏈方面,大力培養本土配套企業和本土供應商,讓本土企業成長起來,避免壟斷。
(編輯:盈旭)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