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廣州電臺主辦的“廣州音響唱片展”逆市飄紅,業內人士認為這種由傳媒人操作的展會,側重于非商業操作,更易獲得大眾認可。
9月2日-4日,“廣州音響唱片展”(又名“白天鵝音響展”)在廣州白天鵝賓館拉開帷幕。
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國際音響展,“廣州音響唱片展”現已成功舉辦了18屆。今年無論是參展商還是展覽面積,都創下了歷年之最。
連辦18屆
“廣州音響唱片展”創辦于1994年,其創立源自廣東電臺音樂之聲1991年開播時在全國廣播界率先創辦的“音響世界”節目,這一節目瞄準廣東的“先富”階層,為他們介紹世界最新的音響器材產品,欣賞發燒級音樂錄音作品,節目受到眾多音響音樂發燒友的追捧,也引來全國許多電臺同行的仿效,節目的創辦者兼主持人譚天玄、周道也隨之紅遍全國。
記者昨日在展會現場看到,本屆參展廠商有來自全球200多家著名的HiFi音響品牌及優秀代理商,匯聚了國內外各類音響視聽精品。展會“占領”了白天鵝賓館八個樓層,幾乎每個展廳都人滿為患。
非商業操作模式或可借鑒
近年來,業界不斷“唱衰”音響產業的前景,為何在“廣州音響唱片展”展示的卻是另外一派氣象?
有專業人士分析稱,展會代表了市場的需求力和潛在購買力,但卻不能絕對證明產業的實力現狀。國內音響產業不景氣,這是必須面對的事實。
據了解,由于長期難以解決品牌混亂和技術落后的現狀,導致音響產業自2002年開始顯出萎縮的苗頭,國內的音響風向標———廣州海印電器近年來常有音響專賣店關門,大批弱勢品牌退出市場,行業進入大洗牌階段。
一位不愿具名的音響企業老板告訴記者:“音響產品在發達國家家庭的擁有率達75%以上,我國卻不足20%,現實中大部分買音響的人還都是買回去當擺設的,這樣的消費者基礎不牢穩。”
然而在廣東,情況又有所不同。該老板表示:“廣東有很多發燒友,市場扎實,音響企業扎堆。消費者和企業的互動一直很良性,這是廣東特有的現象。”
“廣州音響唱片展”逆市飄紅,譚天玄認為主要原因在于展會側重非商業操作。“廣州音響唱片展由于是傳媒主辦,觀展人群以電臺的聽眾、音響發燒友為主,更加注重非商業操作和文化影響,也更容易獲得大眾認可。”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