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大尺寸液晶面板正處于市場的寒冬期,價格的連續下降使得液晶面板大廠苦不堪言。然而,小尺寸液晶面板市場卻因為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熱銷,而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
據日本媒體報道,為了繼續保持在中小液晶面板領域對韓國、中國臺灣企業的競爭優勢,索尼、東芝和日立三大電機企業日前已達成聯合協議,將共組一個小尺寸LCD液晶面板合資企業,整合三家企業旗下的中小尺寸液晶面板業務。據悉,新成立的合資公司,在小尺寸液晶面板市場上的占有率將達21.3%,成為全球最大的小尺寸液晶面板供應商。
日本官方主導聯手
其實,早在7月初,市場就已傳出了三家公司整合旗下小尺寸液晶面板業務的消息。不過,此后該消息一直沒有得到權威部門確認。直到日前,日本媒體正式披露,索尼、東芝和日立三大電機企業已達成聯合協議。
三家電機巨頭的聯手背后,體現的是日本政府方面的意志。據悉,此次整合,是由日本政府主導的投資基金———日本創新網絡公司全力推動,新公司資本額約2000億日圓(約27億美元),日本創新網絡公司占有70%股權,其余由東芝、索尼和日立三家公司各分配約10%股權。日本媒體報道稱,成立合資公司的目的,就是為了應對韓國(三星、LG)、中國臺灣液晶面板企業(奇美等)在小尺寸領域咄咄逼人的進攻態勢。
市場調研公司DisplaySearch提供的數據顯示,2010年,日立、東芝和索尼中小型液晶面板產量分別占全球市場份額6.3%、9%和6%,這意味著上述合資公司成立后,其產量將占到全球產量的21.3%,超過夏普14.8%的市場份額,成為全球最大的小尺寸液晶面板供應商。
從技術來看,三家公司各有擅長,日立擁有當紅的IPS廣視角和MENS等技術,東芝是低溫多晶硅面板龍頭,而索尼在有源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面板(AMOLED面板,被稱為下一代顯示技術,市場前景被普遍看好)累積有很多技術和專利。加上彼此客戶、產品線互不重疊,合并效益大,并繼續保持對韓國、中國臺灣廠商的競爭優勢。
松下、蘋果有意加盟
日系企業向來就有抱團打天下的傳統,而小尺寸液晶面板的整合又是大勢所趨,索尼、東芝、日立三巨頭聯手,加上日本創新網絡公司這一官方背景公司的主導,使得業界對這一合資公司的前景給予很高的期望。業界預期,在政府主導下,這一合資公司還有可能與占據14.8%市場份額的夏普聯手。
正是因為對合資公司前途的看好,業界盛傳,日本另一家機電巨頭松下公司也有意加盟,希望將旗下的6代廠也加入該合資企業,利用6代產能生產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產品,從而獲得規模成本優勢。
除了松下,還有消息稱,蘋果對該合資公司也十分感興趣,有意對其進行投資。這幾年蘋果的iPhone和iPad熱銷,使得蘋果對面板供應商三星的依賴度越來越大,這也成了蘋果的一大隱憂。為了擺脫對三星的依賴(三星是AMOLED面板的領導廠商),分散風險,蘋果也希望投資夏普,或者投資上述新成立的合資公司,借此確保屏幕的供應。由于蘋果的iPad、iPhone是小尺寸液晶面板市場的最大單一優質客戶,市場預期,一旦蘋果投資到新的合資公司,無疑將進一步增強合資公司在行業內的領導力。
(編輯:盈旭)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