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8月底,索尼集團推出新一輪彩電行業重組方案;此前的8月初,日立集團宣布停止全球范圍的平板電視制造業務;今年上半年,荷蘭飛利浦集團索性將連續虧損7年的彩電業務全面轉讓。
7月下旬以來日本五大彩電巨頭公布的季報顯示其彩電業務全面虧損,而韓國的三星電子、LG電子雖占據全球彩電行業出貨量前兩位,但最新的財務報告顯示其彩電業務同樣存在虧損。幾家權威調查機構紛紛調低全球平板電視出貨預測,之前高速增長的中國平板電視市場今年上半年也出現負增長。
目前在彩電產業鏈上,除面板方面做玻璃基板的巨頭康寧、七硝子以及下游渠道國美、蘇寧能獲得相對穩定的利潤外,處于中間環節的彩電整機、面板行業及相關產業都遇到了麻煩,中間產業急需尋求利潤的突破。
“從CRT到平板電視的產業升級帶來的行業紅利正逐步消失,雖然彩電巨頭的虧損各有原因,但是平板電視業務全球性的增速放緩是主要原因。”創維集團副總裁楊東文說。
然而,在全球彩電業一片陰霾之際,出身IT的蘋果、谷歌進軍彩電業的消息卻不斷傳出。近日有消息稱蘋果已開始從LGD批量采購55寸液晶面板,這被看作是蘋果殺入平板電視整機的先兆,而之前谷歌已與索尼聯合推出了智能平板電視。
“蘋果在音樂播放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領域對行業格局的顛覆,讓彩電巨頭感到了壓力,然而,這也意味著彩電行業依然擁有投資價值和全新的增長空間,會給一些彩電巨頭帶來希望。”Displaysearch大中華區副總裁謝勤益告訴中國經濟時報。
十字街頭
為了在產業增速放緩的不利局面中尋求突破,2011年以來,彩電巨頭紛紛推出LED、3D、智能等平板電視新技術,然而這些新產品的滲透率增長似乎并未達到業界預期。
從CCFL背光向LED背光的節能技術升級、從2D向3D的顯示技術升級、從數字電視向智能互聯網電視的應用技術甚至云終端升級、從LCD向OLED的物理顯示技術升級,彩電業面臨四個技術方向的選擇。在這些技術和產業升級方向中,誰將最終讓消費者接受?需要時間驗證。
在做方向判斷和路徑選擇時,彩電巨頭們開始了分化,在其推出的面向未來的產品上,表現了各自的傾向性。
“在四個升級方向上,彩電企業都應進行布局,但在不同時期,根據外部環境的成熟度,彩電巨頭應按部就班地分步驟進行重點布局,這是最難的。”楊東文感同身受。
布局
8月25日,長虹發布了“智能品牌戰略”。長虹公司董事長趙勇表示,長虹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加速智能終端戰略的拓展和實施步伐,以成為“全球領先的智能終端提供商”。具體到彩電,長虹力推的是一款全高清3D多屏互動智能電視。
與本土品牌猛刮“智能風”不同,一眾外資彩電巨頭近年著重強調顯示技術,對智能電視概念鮮有提及。在近日舉辦的第十二屆北京國際廣播電影電視設備展覽會上,索尼再次展示了其“從鏡頭到客廳”的3D技術實力,3D相機、3D攝像機、3D專業監視器、3D電視轉播車以及由索尼出品的3D電影。索尼押寶3D的決心顯露無遺,目前其已擁有最完整的民用3D產品線。來自中怡康的最新數據顯示,2011年上半年,索尼在46英寸以上3D液晶電視市場以超過30%的市場份額在中國市場穩坐頭把交椅。
索尼(中國)家用顯示產品科高級經理高明透露,在展會上露面的那輛3D轉播車將被用于3D的各種推廣活動,并在節目制作方面與客戶展開廣泛合作,提供租賃服務。這輛3D轉播車儼然成為索尼布道3D技術的播種機。
創維、海信等則選擇在LED、3D電視領域布局。在楊東文看來,“雖然智能電視是未來電視產業的發展方向,但眼前智能電視的規模上量還面臨許多瓶頸。”如智能電視標準不統一、政府部門多頭管理、生態鏈尚未成型、商業模式不成熟。
不過,在LED、3D、OLED等顯示技術方面,越來越多的彩電巨頭開始進行產業鏈的垂直整合,在上游的面板模組以及下游的渠道和內容等進行全方位布局。
謝勤益如此描述未來的彩電業,“65英寸以上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的技術成熟讓高清屏幕更容易走進客廳,而LED液晶模組成本持續下降也將徹底替代CCFL液晶,國內儲備雄厚的OLED技術的成熟讓國產彩電品牌具備超越國際品牌的能力。”
(編輯:盈旭)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