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一邊廠家為搶占市場份額進行大戰,一邊3D也因自身“殘缺”而導致不能快速“行走”。主要有以下三個阻礙因素
一、片源稀缺
3D內容傳播(尤其在我國)發展速度落后,已經成為3D電視普及的主要瓶頸。國際上,美國、日本和英國等國家已有3D電視網絡或節目播放的案例。而在中國,目前藍光光碟數量較少,而且價格貴,網上購買正版3D碟片價格約為260元,消費者意識不強,難以成為內容主要動力。目前3D片源的開發速度遠遠跟不上3D電視市場增長的速度,國內市場3D影片的數量在電影產業中不足1%。
二、高昂的價格
3D電視目前發展還有一個阻礙因素是價格還是比較高,要進入井噴時期重要決定因素是其終端價格。目前對于主流電視廠商來說,盡管3D電視相對于非3D電視所需的改動較小,但3D電視仍是高附加值產品,比如普通功能的42英寸LCD電視售價僅為3000元左右,在加多了3D功能之后可賣到4780元。市場上同尺寸段相同級別的LED背光源電視,增加3D功能之后售價基本會多出1000元左右。
三、舒適度不夠
由于串擾現象的存在,部分初期3D產品長時間觀看后舒適不佳,可能抑制3D電視的普及速度。而且現在無論“偏光式”還是“快門式”3D電視,都必須戴眼鏡,十分不便。專家預計裸眼3D要在5年后才會普及。
不過,相對于其他兩個阻礙因素,舒適度不夠這個關乎到技術層面的內容還是改進得比較快。從配套行業的發展情況來看,播放設備(包括配套3D眼鏡)發展最快,以松下、三星、索尼為代表的電視廠商已開始銷售為較成熟的3D產品(包括2D轉3D功能,并同藍光播放器/光碟以及3D眼鏡捆綁銷售。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我國多家企業涉足3D眼鏡生產領域,快門式3D眼鏡成本有望大幅降低。
(編輯:盈旭)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