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中國KVM市場經過十年左右的發展,開始打破洋品牌一統天下的格局,而正是國產品牌的崛起,原本較為平靜的KVM市場開始燃起狼煙,競爭開始趨于激烈,這種競爭的加劇的一個最重要征兆表現于產品價格的變化和振幅不斷加大的市場價格變化。過去幾十年的IT歷史表明,每一次的市場戰爭將引發市場格局的洗牌,催生新的市場主導者,同時會使原有的利益既得者受到削弱。KVM市場上下一個十年誰將成為核心主導者?市場格局又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
趨勢一:美國品牌固守高端
目前在中國市場上最主要的KVM美國品牌是Avocent(艾默生)和Raritan(力登)兩大品牌。其中,艾默生在機房應用領域是目前較為完整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其產品涵蓋通信電源、UPS、機房專用精密空調、服務器機柜系統、SPM服務器電源管理系統、PSMS動力網絡與環境監控系統等應用。
相比之下,力登則更為專注于KVM領域,其產品主要定位于高端應用,與Avocent處于直接的正面競爭。力登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比Avocent晚,但它對Avocent高端KVM市場的蠶食很明顯。按業內人士的估算,目前力登在國內的KVM銷售額約為Avocent的40%左右。
以上兩大美國品牌的產品呈現出“雙高”的特點:定位高,定價高。對于價格敏感度較低的機房用戶而言,由于中國用戶普遍還存在著國外品牌的產品可靠性和性能比國產品牌具有優勢的傳統觀念,美國品牌在高端市場還將在較長一個時期內保持其市場優勢。
客觀的說,力登的產品比Avocent具有更高的性能價格比,KVM產品線的完整性也比Avocent略勝一籌。因此,盡管力登的品牌影響力遜于Avocent,但它在未來仍將不斷侵蝕Avocent市場份額,成為高端市場的主要分食者之一。
趨勢二:大陸品牌日漸崛起
國內品牌中,目前市場力量較強的品牌主要有?担℉iklife)、藍寶(Lanbe)、天拓(TANTO)、鴻通(Easyway)等廠商。在這些廠商中,海康是近年來市場發展勢頭最猛的一個大陸品牌,藍寶和天拓是國內做KVM較早的一個企業,鴻通則是渠道模式最特殊的KVM企業。
海康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簡稱中電科)第五十二研究所的控股企業,由于中電科是36家核心央企之一,由此可以認為?凳且粋具有央企背景的品牌。?颠M入KVM的時間較對較晚,但它的技術積累在國內同行企業中堪居首位。
據了解,?翟谑嗄昵熬鸵呀涢_始在視頻技術方面開始進行研發工作,其后的結果是?低暤恼Q生,?低曉谝曨l監控領域做大并分拆上市后,?狄劳衅涠嗄攴e累的視頻和電子通訊技術進入KVM領域。它在視頻和電子通訊領域的大量技術積累正是它在KVM市場發展迅速的技術基礎。
從最新的公開資訊可以看到,?狄巡粷M足于傳統國產KVM在中低端領域競爭,連續在推出了EV3200、EV2500等系列高端KVM產品。此產品一經面市就引起了喧然大波,就EV3216來看,它的產品定價僅為同類Avocent產品定價的1/3左右。這對于務實于性價比的機房用戶來說,不啻為一個更好的選擇。因此,海康將是Avocent和力登在高端的最主要威脅。
基于海康技術實力、市場能力及過去的發展情況來看,它很可能成為與國外及臺灣品牌正面競爭的最主要大陸廠商。
藍寶和天拓在KVM的發展時間較長,但從過去的發展情況來看,趨勢并不理想。這兩家企業的產品主要是LCD液晶套件和模擬類低端KVM產品(藍寶還有音視頻切換器產品),就其技術背景、企業市場實力和發展歷史來看,這是兩家穩步發展的品牌,不太會有令人驚喜的市場突進。
相比之下,鴻通則是一個家頗為神秘的企業。從可查到的資訊看,這家企業沒有任何渠道伙伴,無論什么樣的項目必由企業總部派人直接接洽,其產品價格更是無從查找。然而,在中央政府采購名錄中可以看到,這家企業的中標產品數為7款,僅次于?滴涣械诙
對此,有人私下猜測,鴻通應該是具有較強政府關系的一家“有背景”的企業。
趨勢三:臺灣品牌有“被洗”之憂
臺灣的IT品牌在中國整個IT發展史上往往都是在市場初起階段占據風頭,而后逐漸沒落,甚至不少品牌被洗出局。臺灣品牌在大陸的不適應屢見不鮮,究其原因,很大的原因在于臺灣企業在面對大陸這樣大地理跨度的市場時表現出“臺式”營銷體系的水土不服。
目前國內較有影響力的KVM臺灣品牌主要包括宏正(ATEN)、友訊網絡(D-Link)和瑞創(REXTRON)。其中,宏正是最主要的臺灣品牌,也是目前KVM產品線拉得最長的供應商,它的產品覆蓋從最高端產品到SOHO桌面應用的全部應用領域。友訊網絡并非專業的KVM廠商,自身并不研發KVM產品,而是通過OEM借助其路由器、交換機等低端網絡產品在大眾已經建立的品牌作一個交叉銷售。正因為如此,友訊網絡的KVM主體產品是低端的桌面應用。雖然友訊網絡宣稱要做KVM第一品牌,但預計它的KVM產品很難突破桌面應用這個“金箍咒”。至于瑞創,此品牌過于平淡,乏善可陳,不做贅述。
宏正從2010年底開始展開了“宏略中國 正馭新渠”的渠道整合行動,這一行動的核心是扁平化大陸的渠道。形象地說,宏正之前玩的“三節棍”模式渠道并不順手,從2011年開始改玩“雙節棍”。很多臺灣企業在大陸的渠道策略上都遇到同樣的問題:三節棍玩不轉,雙節棍又鞭長莫及。因此,宏正的新渠道策略將帶來何種變化仍需觀察。
總體來說,臺灣品牌在陸的發展會面臨歐美高端和本地低價的雙重擠壓,形成肉夾饃的格局。因此,臺灣KVM企業在大陸市場要繼續發展需更好地找到臺灣和大陸的市場和文化差異,實現“臺式”營銷的大陸化。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