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3D電視借助暑期3D電影熱映迎來銷售高峰,筆者發現3D電視產品占據了賣場最顯眼的位置,配備了舒適的體驗環境。然而,市民的購買意愿和實際購買行為還是有差距的。
3D電視買還是不買? 消費者表示很糾結
糾結1:3D電視還是有點貴?
一位消費者體驗過了某品牌3D電視后表示:“3D看著確實過癮,但LED足夠使用,何況3D電視的價格稍微有點貴。”在賣場簡單對比就能發現,國產同一品牌、同尺寸的LED和3D電視,價格差400元左右,如果是大尺寸的兩種電視,差價更大。一些經常逛各大家電賣場的市民表示,3D電視降價不少,年初標價2萬的機器,現在也就1萬出頭。從賣場提供的數據來看,合資品牌的3D電視價格降幅在10%左右,國產品牌降幅最大達到40%,“價格戰這么厲害,再說3D技術還在優化,有必要再等等。”這種態度在消費者中有一定的普遍性。
糾結2:片源能不能再多點?
“買了3D沒有片可看才浪費呢!”一位消費者道出了內心的真實想法。筆者從業內人士處了解到,3D電視上市之初,片源匱乏到要消費者拷貝賣場3D樣片來“解渴”,后來大手筆的廠商干脆打出買3D送藍光播放器的旗號。上半年開始,各品牌也逐漸注意到片源不足對3D電視大規模普及的影響,紛紛和片源內容提供商尋求合作,大力拓展3D片源。除了3D電視自帶的2D轉3D的功能,能解決一部分片源問題外,目前大部分3D電視生產商有負責專門為顧客提供3D影片拷貝的部門。另外,不少3D電影愛好者在網上自發組建群,交流手中3D電影。業內人士分析:豐富的節目資源,是各品牌3D電視的競爭點,在這一點上,偏光式和主動快門式都面臨同樣的問題。
糾結3:要潮流還是要健康?
從賣場終端反映的購買意愿和實際行為的反差來看,消費者對于3D電視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這個問題非?粗。“家里看電視時間最長的是老人和孩子,要是傷害到他們的眼睛和大腦,我們買3D電視豈不是得不償失?”
糾結4:3D技術四大流派聽誰的?
主動快門式、偏光式一直就誰是“3D盟主”相持不下,最近發布的幾款合資品牌裸眼3D電視給這場爭奪增加了更多變數,鋪天蓋地的市場宣傳,讓準備購買3D電視的市民無從決定。據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2011年1—6月份中國平板電視城市消費者需求狀況調研報告》數據顯示:由于3D電視價格迅速下降,今年3D電視消費全年有望突破600萬臺。隨著3D技術的日臻成熟和消費者對大尺寸屏幕的需求猛增,沉寂了一段的等離子借勢登場,業內人士預測,3D等離子電視有望在國內平板電視市場份額中占一席之地。
(編輯:盈旭)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