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會議頻道精裝上線,新視角,新視界!
當前位置:中國數字視聽網首頁 > 平板電視 > 觀察 > 正文
快速搜索:

液晶電視地位難撼動 等離子任重道遠

2011年08月04日 12:42   來源:南方日報   字體【

【中國數字視聽網訊】日前,來自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1-6月,我國液晶電視產量同比增加16.6%,等離子電視產量同比增加45.7%,另一份來自奧維咨詢的數據顯示,2011年上半年,液晶電視零售市場銷量同比增長7.8%,而等離子電視銷量同比增長達到29.2%。等離子電視增速在五年來首次超過液晶,這讓不少企業大呼“液晶正在沒落,等離子正在興起”。但也有業內人士呼吁保持冷靜,就產銷總量而言,僅占國內平板電視7%左右份額的等離子還遠遠不能與液晶抗衡,液晶電視仍是主流。

3D為等離子帶來新機遇

也難怪業界會有“等離子春天來了”的呼聲,在進入這一波快速增長期之前,等離子市場經歷過好幾年的低潮。當時隨著液晶電視技術的普及,價格逐步下降,在液晶電視降價攻勢的步步緊逼之下,等離子的空間被壓縮。先鋒、日立等早期的等離子大戶先后退出了等離子面板的生產,三星、LG也放棄了等離子面板新的投資計劃,臺灣的中華映管也出售了等離子業務。國內廠商方面包括TCL、海信、康佳等都撤離了等離子電視陣營,等離子一度“大勢已去”。

自去年起,3D時代的全面到來,為等離子市場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機會。由于等離子在技術原理和制造工藝上比液晶更適合制造成大屏幕電視,以及目前相同尺寸和配置的等離子電視成本要比液晶電視成本低近10%,憑借在3D領域具有絕對的技術優勢和成本優勢,等離子市場發展顯示出強勁優勢來。另外,液晶面板的漲價,也導致部分3D產品制造向等離子電視轉變。

長虹、松下等老牌等離子企業高調崛起,長虹甚至宣布自今年6月開始將所有的等離子電視全部3D化,率先提出徹底淘汰2D電視,松下在上海專門投建了等離子屏生產線,三星也從去年開始擴產擴能。很多原本撤離等離子電視陣營的彩電廠商,如海信、康佳、TCL等也開始重新推出等離子產品。

等離子已進入市場普及快車道

就目前國產彩電企業的情況來看,液晶面板生產原材料,部分還需大量海外進口,而等離子卻有一條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從玻璃粉、熒光粉等九大關鍵原材料,再到專用IC、濾光膜、電源、金屬背板等器件和部件方面,都開始進入本土化生產。從產業結構上講,等離子確實具有相對的成本和技術優勢。

一直堅守等離子的長虹首先突破了國產電視的“屏”頸,早在2004年就開始布局等離子面板項目,去年投入量產后,今年42寸以上高清、全高清3D等離子顯示屏全面量產,綜合良品率超過92%,單日良品率超過95%,與三星、松下等實現同等水平。

帕勒咨詢資深董事羅清啟(微博)認為,由于長虹等離子屏生產線打破了日韓企業壟斷顯示屏的歷史,平板電視有可能像上世紀90年代大屏幕彩電一樣,一次降價20%-30%,這將推動等離子電視進入市場普及的快車道。

有業內人士預計,隨著國內等離子產業鏈的不斷完善,中國市場或將成為國際等離子產業發展的重要戰略基地。根據最新的資料顯示,2011年中國等離子市場規模為290萬臺,在全球規模的1970萬臺中的比重有所上升。

液晶主流地位仍難撼動

雖然等離子電視的產銷增速均超越了液晶電視,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等離子占中國平板電視份額僅有7%。來自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1-6月,我國彩電產量為5315萬臺,其中液晶電視產量為4480萬臺,同比增加16.6%,等離子電視雖同比增加45.7%,但產量也只有153萬臺。奧維咨詢的數據也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彩電零售市場累計銷量1937萬臺,完成全年預期的46.3%,其中液晶電視累計銷量1692.1萬臺,同比增長7.8%,等離子電視雖然同比增長29.2%,但累計銷量也僅有115萬臺。

家電行業資深觀察人士劉步塵在微博上直呼“誰代表產業主流,一看便知。”他表示,3D電視對于等離子是個機會,但是這個機會液晶同樣享有。等離子陣營企業要兩條腿走路,從目前市場情況看,只有液晶電視才能支撐起企業的銷售主體。

(編輯:盈旭)

[TCL]42V10FBE
[TCL]42V10FBE
價格:6990元
[瀚斯寶麗]小卡車
[瀚斯寶麗]小卡車
價格:3980元
[海信]LED46T28GPN
[海信]LED46T28GPN
價格:面議
[三星]46C6900
[三星]46C6900
價格:面議
[松下]TH-42S10C
[松下]TH-42S10C
價格:6999元
返回首頁      發給朋友
aopen
NEC 2012巡展
產品關注排行
a天堂中文在线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