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在裸眼3D技術不取得重大突破的前提下,不閃式技術在電視領域仍占據了一定的優勢,但兩種技術其實都遠遠談不上完全成熟,如果能夠攻克新的難關,誰贏誰輸仍不可料。
2010年1月,在英超曼聯與阿森納的比賽中,英國天空體育頻道有史以來首次使用3D技術對這場比賽進行電視直播。
3D電視來了。
貌似相同的忐忑路
早在今年1月份CES展上,這一波3D旋風就已經初現端倪,包括東芝、三星、索尼等廠商的展位上都出現了3D電視。自4月份起,外有三星、LG、索尼、夏普等國外彩電企業的領跑,內有TCL、創維等國產彩電企業3D市場的緊追不舍,經過一番浩大的媒體攻勢,3D市場迅速升溫,3D電視的概念也漸漸家喻戶曉。但受制于售價較高、3D片源缺乏等因素的影響,目前看來,有些“得勢不得分”的味道。
實際上,如果關注電視的發展歷史我們會發現今天3D電視的處境,與2004年前后的液晶電視十分相似。那時的液晶電視與現在的3D電視都面臨著相近的尷尬,盡管叫好聲一片,號稱是劃時代的產品,但首先是價格昂貴,而且還存在著可視角度小,響應速度慢,亮度差等致命缺點。
遙想當年,甚至有人斷言未來5年仍是CRT電視的天下。但話音剛落,液晶電視就開始了飛速的發展,無論是技術上還是市場接受程度,液晶電視一直被人詬病的可視角度小、響應速度慢、畫面亮度低等缺陷被逐一克服,成本也大幅降低,自2004年開始價格則每年下降不低于35%。到2009年,液晶電視銷量全面超越CRT電視。
稱雄近百年的CRT電視終于黯然離場。
歷史的發展總是存在著驚人的相似性,盡管3D電視現在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但誰又能斷言幾年以后其不會令2D電視走下歷史的舞臺呢。
尚存爭議的兩種3D技術
目前在3D電視機領域,最主流的3D技術可以分為不閃式 (Patterned Retarder)技術和快門式(Shutter Glass)技術。在快門式技術中,3D的成像效果是:通過左右側眼鏡快速的切換,輪流呈現電視畫面左右的側影像,呈現一側影像時,另一側的眼鏡關閉,使得信號無法進入眼睛。使用快門式技術的缺點在于:眼鏡重、活動不自如、價格昂貴、有害視力。另外,由于快門式技術的影像有大量閃爍現象,可能會引起頭痛、頭暈,甚至是光敏性癲癇。
不閃式3D技術的工作原理則是采用薄膜方式或眼鏡方式的通過偏光鏡片將電視中的影響產生兩個圖像,分別對應左右眼,再將信號影像分別傳送到觀眾的左右眼,最后合成兩個圖像,從而創建一個整體的3D影像。
除此之外,因為夾片式的功能,不閃式技術可以讓用戶不會受到快門式技術中眼鏡的限制,實現與用戶的處方眼鏡相匹配。而兩者技術原理的不同,也造成了兩種技術對應3D眼鏡重量的差異,FPR技術的眼鏡重量低于15g,而快門式技術的眼鏡在35g左右。更重要的是FPR技術的眼鏡比快門式技術的眼鏡便宜5倍。零售的快門式技術眼鏡的價格在100美元左右,而FPR技術的眼鏡只要10-20美元,低廉的價格可以讓更多的消費者能夠體驗到3D效果。
但不閃式技術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陷,主要是起偏光作用的鏡片要裝到LCD模塊上會使得成本較高,這成為限制其推廣的主要因素;谶@個缺點,在PR(Patterned Retarder)技術的基礎上,LG Display又研發的FPR(Film Patterned Retarder)技術以膠片代替鏡片,據稱成本隨之降低了四分之三,以實現價格上的強大競爭力。由此,不閃式技術與快門式技術之爭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LG Display有限公司是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 (TFT-LCD) 面板及柔性顯示器領先制造商和供應商。其公司社長權壽先生表示:“FPR 3D正是經過深入研究人們在觀看3D電視時,最看重那些特性而誕生的。”據悉,LG Display在廣州的顯示模塊工廠于4月底累計產量已經超過1億,LG Display廣州顯示模塊工廠總經理金麟洙先生表示:“中國正在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LCD市場。”
根據ISO認證機構TUV的研究,90%觀看快門式技術影像的觀眾遇到過閃爍問題(在快門式技術下,當移動眼鏡并通過肉眼觀看到畫面時就會產生閃爍)。日本3D Consortium發布了3D安全指導方針,發出警告:“閃爍現象…可能導致光敏性癲癇”,而閃爍還是導致眼睛疲勞的主要原因?扉T式技術通常產生2000倍以上的閃爍頻率,而不閃式 3D技術可以達到無閃爍,從而保護觀眾的視力健康,帶來更優秀的3D體驗。
紛紛站隊的家電廠商
三星和LG是兩種3D顯示技術的代表廠商,其在同一天推出的代表各自技術的3D電視新品,也使得他們之間的競爭更富戲劇化。緊接著,日本人也不甘落后,迅速選擇陣營,索尼在3月發布的快門式3D電視新品,讓快門式技術又添一成員。
除了國外的電視廠商,在這場3D革命中包括TCL、康佳、創維、長虹等在內的國內企業走的并不算太慢,雖然經歷了LED轉型的陣痛期,但借著廣州亞運會上的3D電視轉播帶來的輿論熱潮,紛紛出手推出了自己的最新3D電視產品。
而相比國外廠商的陣營分明,崇尚中庸的中國人則試圖兩手抓,盡管如創維、康佳、TCL、海信、長虹等品牌似乎加入了不閃式的陣營,但也并沒有放棄快門技術的3D電視。TCL的300臺全新3D互聯網電視早已進駐亞運場館,并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地推出3D電視巡展體驗活動。長虹也表示將從現在至明年上半年內再推出三個系列近10款3D電視產品?导淹瑫r推出4個系列共20多款3D智能電視新品。創維的創維酷開智能3D系列全新旗艦產品也已面試。
裸眼3D在電視上的應用仍不現實,因為電視機最基本的要求是多人觀看,而多人觀看必然造成每個人與電視屏幕的角度不同,因此在現有技術的支持下,較難實現每個人都能有完美的3D體驗。
總之,在裸眼3D技術不取得重大突破的前提下,不閃式技術在電視領域仍占據了一定的優勢,但兩種技術其實都遠遠談不上完全成熟,如果能夠攻克新的難關,誰贏誰輸仍不可料。
(編輯:盈旭)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