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宣布退出等離子市場的LG近日回歸,推出了支持3D顯示的等離子電視;而國內的海信、TCL、海爾等企業也逐漸向等離子電視陣營回歸。當企業逐漸回歸、等離子搭載3D技術后,等離子電視產業或將迎來春天。
【中國數字視聽網訊】當3D電視在市場上越來越火熱時,選液晶電視還是等離子電視,這是個難題。
曾經,液晶電視以壓倒性優勢橫掃市場,等離子電視份額節節減少。2005年,我國市場等離子電視和液晶電視的市場占有率之比是3∶7。而到2006年,等離子電視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已不及液晶的1/10。2010年,等離子電視市場占有率繼續下滑,僅剩4%,液晶電視則上升到88%。
然而,隨著3D技術的發展,等離子電視再一次在市場上實現逆反。根據奧維咨詢2011年1-5月份推總數據顯示,等離子電視銷量為100萬臺,同比上升30.3%,占市場比重5.9%,比去年同期增長1.4% 。
幾年前宣布退出等離子市場的LG近日回歸,推出了支持3D顯示的等離子電視;而國內的海信、TCL、海爾等企業也逐漸向等離子電視陣營回歸。當企業逐漸回歸、等離子搭載3D技術后,等離子電視產業或將迎來春天。
3D拉動等離子電視銷售
隨著3D時代的到來,業內開始出現一種新的聲音:“在技術上更具優勢的等離子電視將由此實現復興。”調研機構Display Search預測,2013年,超過86%的等離子電視將支持3D技術。
2010年起,在3D熱潮帶動下,等離子電視市場逆勢上揚,多家企業借助3D折返等離子市場。2010年4月,三星在中國市場高調推出等離子3D電視產品,且一上市就在3D產品中獲得了不錯的零售份額,隨后等離子陣營主力軍長虹、松下也紛紛以等離子進入3D電視市場,海信在2010年末也加入到等離子3D電視的角逐中,加上最近推出新產品的TCL,等離子3D陣營中的品牌開始不斷擴大。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會長林元芳認為,等離子顯示在今后的3D發展中將有更大空間,一是等離子每年都保持在1500萬臺的市場份額,二是目前三家等離子屏廠商正在擴大產量,三是等離子具有響應速度快、色彩還原好、視角寬等優勢,而這又是3D時代最為實用的優勢。
上海松下等離子顯示器有限公司總經理特別代表張超行認為,等離子技術最適合3D。“首先,因為等離子自發光,所以它具有高色彩還原性。而且,等離子能夠抑制重影的干擾,通過減少惰性氣體發光的時間,在左右眼畫面切換時,抑制前幅畫面的現象,從而呈現出亮麗、清晰、無重影的3D畫面。”張超行說。
擁有自主生產的等離子屏,是彩電企業增強等離子市場競爭力的重要資本。近年來長虹不斷整合關鍵技術和原材料,建設PDP模組完整的產業鏈,目前能實現產品月綜合良品率達到90%以上。今年4月份,長虹3D等離子顯示屏正式下線,這是我國首條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D等離子顯示屏生產線。長虹多媒體營銷公司總經理程勇說:“隨著3D等離子標準的逐步統一和3D內容及產業鏈建設的不斷完善,中國有望在2012年成為全球第三大3D電視市場。”
技術上將更節能
與液晶電視相比,等離子電視在3D效果體現上具有更多的技術優勢,如刷新率高、可視角度大、色彩還原能力強等。等離子電視采用的600HZ子場驅動技術,無論2D還是3D,子場頻率不變,能更好地呈現出連續而不閃爍的3D圖像效果。3D液晶電視可視角度為130度左右,而等離子3D電視上下左右的可視角度均能達到160度左右,觀看時眼鏡傾斜,畫面也不易產生色差。另外等離子技術的殘光短熒光體新技術能夠實現逼真的3D影像,這個特有的優勢將使畫面質量進一步改善。在大屏幕3D電視的顯示上,等離子電視在技術層面具有先天優勢。
能耗高是等離子電視一直遭受詬病的主要原因。專家認為,等離子電視只有向高能效方向發展,才能與液晶電視相抗衡。
對于等離子技術的發展,松下公司顯示器件研發負責人R.Murai認為應注重兩個方面:“一是高效、高對比度的技術,松下一款產品的對比度很高,可達到70000∶1;二是在高效率的放電方面進行研究,這個技術我們稱為新的動態層,每項技術都可以更好地節電,提高亮度。采用新技術和傳統技術的產品相比,對比度大幅提高。”
長虹等離子首席科學家嚴群表示,長虹未來的等離子技術將通過新型介質保護膜、新型單元結構、低功耗驅動技術、新型氣體等優勢技術,實現高效能的等離子顯示技術,創造出智能、3D、柔性、透明、超高分辨率等離子顯示器件。
3D技術延長生命周期
當等離子技術搭載上3D技術后,等離子陣營的堅守者長虹、松下一致認為,等離子將借助3D電視提升中國市場份額。
奧維咨詢常務副總經理文建平認為,一般來看,液晶與等離子電視的市場份額占比為9∶1是一個正常的比例。制約等離子電視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是等離子屏的短缺。目前,全球只有松下、長虹、三星、LG 4家企業在生產等離子屏,“如果有更多的企業想要參與到等離子陣營,那么目前的面板產能顯然不足以支撐巨大的等離子3D電視市場的需求。 ”文建平說。
在等離子電視陣營外的廠家,對等離子電視的發展并不樂觀。創維集團新聞發言人李從想表示,目前,等離子陣營越來越孤立,市場競爭不充分,研發投入也越來越小。在此狀況之下,等離子的市場將越來越小。等離子也成為從CRT到平板時代的一個過渡產品。2009年,等離子市場發展比較快,那是因為液晶屏幕供不應求,F在,全球范圍內的液晶產能越來越充足,等離子不會取得很大的發展。目前,等離子的優勢就在于價格,若價格沒有優勢,其市場將迅速消失。
家電分析師劉步塵也表示,3D電視對于等離子是個機會,但是,這個機會液晶同樣享有。等離子陣營企業要兩條腿走路,只有液晶電視才能支撐起企業的銷售主體。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認為,等離子電視和液晶電視是市場上不可或缺的競爭雙方,都有各自不同的消費群體。“3D技術的出現,延長了等離子電視產業的生命線,但未來家用電視市場,還是將以液晶電視為主,這是不可能改變的方向。”陸刃波說。
(編輯:盈旭)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