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會議頻道精裝上線,新視角,新視界!
當前位置:中國數字視聽網首頁 > 電子白板 > 觀察 > 正文
快速搜索:

觀察:兩岸觸摸屏廠商需整合產業鏈

2011年06月21日 10:37   來源:中國電子報   作者:柏德葳   字體【

【中國數字視聽網訊】 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掀起的移動終端產品戰爭愈演愈烈,關鍵零部件廠商也頻頻上演搶單戲碼,由于觸摸屏占移動終端產品成本比重最高,相關廠商的角力也最受關注。預計2011年平板電腦出貨量將超過5000萬臺,智能手機出貨量達3.88億支,在兩大主力產品的驅動下,2011年觸摸屏需求量將達9.51億片,較 2010年的 7億片增長34.3%,出貨金額為85億美元。

國內廠商暫時領先

技術優于同業、良品率達8成以上,才能在市場中占據主動權。

展望全球觸摸屏產業,預計2011年中國大陸出貨量市場份額約為20%,中國臺灣地區約為48%,日本、韓國則各占13.5%和15%。雖然萊寶高科、南玻、長信科技等多家中國大陸觸摸屏企業正積極擴張產能并完善產業鏈,中國臺灣地區也擁有領先于世的量產經驗和實力,但日韓企業一方面掌握材料和技術專利優勢,另一方面擁有自主品牌產品作為自產觸摸屏的出?。因此,我國觸摸屏廠商不應自滿于市場份額暫時領先的局面,應盡快思考如何布局附加值高的新材料和OLED等新技術領域,才能及早擺脫受制于日本、韓國的困境。

拓墣預測,2011年智能手機出貨量為3.88億支,其中觸摸屏在智能手機滲透率高達87.5%,此外平板電腦的出貨量不斷加大,使觸摸屏的需求量增加。由于平板電腦面板尺寸約為智能手機的6倍,預計平板電腦將成為下一波推動觸摸屏需求增長的關鍵因素。

盡管市場需求龐大,但觸摸屏仍然供過于求。拓墣表示,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仍被品牌大廠掌握,唯有切入品牌大廠供應鏈,甚至成為其長期合作伙伴,才能穩守訂單。因此,只有技術優于同業,生產良品率達8成以上,又有系統整合資源可壓低成本的大廠,才有機會接獲品牌廠商的訂單。

適度淘汰部分廠商

隨著我國觸摸屏產業環境的改變,市場份額逐漸擴大。

雖然身為觸摸屏產業后進者,但是我國觸摸屏的市場份額卻迅速超越日本、韓國、美國等,這顯示出我國觸摸屏產業環境已發生質的改變。拓墣產業研究所上海研究員張之煩表示,2010年起國內觸摸屏產業界一直在積極進行兩件事情:一是積極擴張電容屏產能;二是高階ITO導電膜玻璃、蓋板玻璃、觸摸屏用素玻璃甚至觸控IC方面都實現了自制,產業鏈逐步完善。經過1年多的積累,已經涌現出一批具有發展前景的企業,如萊寶高科、南玻、長信科技、宇順電子、超聲電子、歐菲光、華睿川等。

在國內100多家觸摸屏企業中,適度整合與淘汰將是必然趨勢,企業要想脫穎而出,首先,要有一定的技術積累和相關行業經驗。其次,觸摸屏產業在擴張和擴產過程中,必須擁有充裕資金。最后,要有一定的關系網和口碑。在電阻屏時代,國內很多企業都與終端客戶建立了良好的供應鏈關系,大多數企業從電阻屏轉型到電容屏的過程中會把這樣的優勢延續下來。

兩岸需整合產業鏈

應對“觸控潮”的到來,面板和彩色濾光片廠加快調整步伐,重整生產線。

拓墣指出,目前國內知名觸摸屏企業均屬于上市公司,而從2010開始,觸摸屏的概念在中國股市被熱炒,基本上國內觸摸屏企業都擁有資金優勢和上下游渠道關系,再加上技術的提升,若能經過適度的企業整合,預估中國觸摸屏企業在全球產業界重要性將持續提升。

而中國臺灣地區面板和彩色濾光片廠為了應對“觸控潮”的到來,也正積極重整生產線,轉移中小尺寸舊生產線至新顯示技術或投產觸摸屏,以去化過剩產能,強化5代線以下的生產線利用率。拓墣認為,觸控需求倍增對面板大廠如友達、奇美來說,無疑是東山再起的新契機,除了加快IPS面板研發與量產速度并切入觸控模塊技術之外,更應積極整合一條龍觸控產業線,才能有效發揮集團資源效益以擊敗競爭對手。

目前我國觸摸屏企業面臨的最大威脅仍是韓國和日本廠商,但3方各有優勢:我國廠商擅長擴產,韓國技術領先,日本則掌握關鍵材料。拓墣建議,目前在觸摸屏模塊制造上已扮演領導地位的兩岸廠商,應積極提升良品率,盡快開發關鍵材料和觸摸屏模塊技術,并與面板大廠的上、中、下游的整合,切入品牌大廠供應鏈并提供全方案解決方案。

拓墣產業研究所經理 柏德葳

返回首頁      發給朋友
aopen
NEC 2012巡展
產品關注排行
a天堂中文在线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