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 自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到現在,中國專業音響行業在經歷了虛幻的繁榮期和殘酷的調整期后,直到現在OEM、ODM等多種形式的生產代工還是國內絕大多數專業音響企業的主要生產方式。專業的制造水準、超強的仿造能力、核心技術能力缺乏、自主品牌產品缺乏等是國內專業音響企業的主要特點。總體來講,國內專業音響行業還在傳統的粗放型生產制造之路上前行。較少企業去真正思考應該怎樣推動產業升級?應該如何提高技術研發能力?應該如何加強品牌建設?
近幾年,奧運、世博、亞運等大型文化體育賽事的舉辦,使得之前甚少在大型演出活動或工程中露面的國內音響產品嶄露頭角,也使得三基、銳豐、音王等多年來深耕于自身能力提升的國內先進音響企業獲得了國際國內同行的關注。甚至有業內人士大聲疾呼“專業音響民族品牌站起來了”,國內音響企業間的品牌建設之戰也因此被引爆,不少企業爭相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品牌的宣傳推廣。
2010年深圳寶業恒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上榜央視,成為專業音響企業的首家上榜企業。2011年新春之際,寶業恒再次登錄央視向全國人民拜年?梢哉f這是中國專業音響行業品牌建設中的重要里程碑,這似乎也預示著行業推廣重點在發生微妙的轉變,由單純面向渠道到面向廣大消費者。
由慧聰網主辦音響燈光行業十大評選,是專業音響行業的年度盛事,根據多種渠道的投票角逐,評選出年度最受認可的十大企業。從歷年企業報名統計數據可以看出,2007年有365家企業報名參與,2008年提高至517家,2009年躍升至608家。報名總數的直升,直觀地反映出了近三年來專業音響企業對品牌建設的不斷重視。
品牌標示著企業的信用和形象,是企業最重要的無形資產。隨著消費者品牌意識的增強,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中,良好的品牌形象對一個企業的長遠發展及把握市場主動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隨著國際知名品牌不斷涌入、國內知名品牌地不斷涌現,專業音響行業的競爭將愈發地激烈,企業間的競爭早已不是簡單的價格、產品之爭,而是品牌、服務、技術、品質等綜合實力的考量和比拼。
然而,企業品牌建設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企業進行長遠的規劃和統籌,短時間的炒作和推廣并不能定義為完全意義上的品牌建設,這對處于品牌建設初期的專業音響行業更是如此,在整個行業品牌建設還不成熟、不完善的情況下,企業在一段時間內的大幅度宣傳只能起到提升企業品牌知名度的作用,而品牌建設更多的依靠品牌美譽度,具體而言就是優質的產品品質、先進的技術、創新的工業設計、完善的售后服務等,是一個企業綜合實力的體現。
國內專業音響行業品牌建設需要注意一下幾點:
一、品牌定位。明確的產品理念和準確的市場定位是進行品牌建設的首要步驟。因每個企業都擁有自身的特點和長處,因此企業的產品理念和市場定位要根據自身優勢來定,而不是人云亦云。以國內知名音響品牌三基為例,三基從一開始就把全部產品定位在中高端市場,推動高端市場營銷策略。這種定位在以價格、成本求生存的國內音響市場堪稱少有的遠見卓識,其放棄中低端市場客戶的定力使得眾多對手望塵莫及。其自主品牌貝塔斯瑞在中高端市場的高占有率證明了三基市場定位的成功。
二、推廣手段的多樣化。除了致力于自身建設,科學的推廣和宣傳策略是品牌建設必不可少的環節。首先,雜志、電視、網站等媒體是品牌宣傳必不可少的載體,但卻不是唯一載體。其次、除了傳統媒體,展會也是眾多業內企業進行宣傳的重要平臺,企業展臺通過色彩搭配、產品擺放、展示方式等多種手段力爭打造完美的企業形象。再者,積極參與慈善捐助活動,也是樹立企業公民形象的良好時機,業內不少企業家都是慈善事業的積極推動者,如音王集團總裁王祥貴就是千手慈善基金會副會長。此外,隨著不少大片的熱播,投資贊助電影也成為了一些業內企業的宣傳手段。無論何種推廣手段,提升企業知名度、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是品牌建設必不可少的功課。
三、品質才是根本。品牌建設涉及企業的方方面面,但產品品質是企業立足的根本之所在。通過與業內不少企業的交談,談及品牌建設,在沒有有競爭力的產品面世前、在企業的售后服務、工程經驗等各方面不成熟狀況下,他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低調的宣傳策略。他們普遍表示,只有在產品品質穩定扎實的前提下才會對企業進行相關的宣傳推廣,穩定的產品品質是品牌建設的基礎。
放眼當今專業音響市場,除了三基、銳豐、音王、JBL等國內國際一線品牌,國內音響市場更多的是二三線品牌。中國龐大的音響市場吸引著眾多國際知名企業的加入,國內音響市場處于群雄逐鹿狀態,以三基為代表的民族品牌企業,預想在激烈的市場中占據更有利的市場地位,傳統的只注重市場開拓的營銷手段必將不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依靠技術創新、走品牌營銷之路乃是大勢所趨。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