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三星、LG等外資品牌,率先發力3D電視,但從奧維咨詢獲得的最新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五一”黃金周期間,3D電視市場滲透率達到10.8%,國產品牌3D產品市場份額已超過外資品牌,達到65.1%。業內人士預測,到年底,3D電視的市場占有率還將進一步上升,國產品牌優勢將進一步凸顯。
3D市場較量形成“剪刀差”
從銷售數據來看,TCL、海信等彩電品牌的3D產品,在城市市場實現了自身占比約30%的銷售。同時,3D電視市場的品牌格局逐步改變,中國品牌后發優勢,市場份額超過外資品牌,東風已經壓倒西風。
從奧維咨詢提供的中外品牌3D電視銷售份額曲線圖來看,中外品牌在3D電視市場的銷售份額占比中走出一個“剪刀差”曲線,而這種走勢還將繼續。
奧維咨詢副總金曉峰說,去年“五一”,以三星、索尼為首的外資品牌利用自身的技術研發和資源整合優勢,占據了幾乎全部3D市場份額。隨后,國內品牌迅速跟進,以最快速度推出自己的3D產品,到去年“十一”,國內品牌占據了市場份額的15%。今年元旦,國內品牌的市場份額占到20%左右,三月,中外品牌平分秋色各占50%,兩柄剪刀形成了交匯點。
而到了近期,以TCL、海信為代表的中國品牌3D電視,憑借新品、促銷等市場活動的拉動,掀起了一股銷售熱潮,市場份額超過外資品牌,至此“剪刀差”已經形成。
后發先至東風壓倒西風
在外資品牌率先推出3D電視后,國產品牌迅速反應,在技術方面加大投入。在技術研發上,國內品牌在3D編解碼算法、芯片、觀看舒適度等技術上取得了多項自主知識產權。中國3D聯盟發起單位之一的TCL,目前是中國企業中擁有3D技術專利最多的企業。同時,TCL也是全球最早掌握橫跨裸眼、偏光和快門式等三大3D顯示技術的企業。
在功能應用研發上,國產品牌大多采用3D解碼算法,配備了2D轉3D、3D全格式兼容等應用技術,在逐行3D全高清顯像和應用體驗方面實現了新突破。同時,價格也是驅動消費電子產業格局生變的最直接動力。3D產品價格快速下降,產品逐漸豐富,將帶動3D電視銷售規模增長。目前,部分國產品牌已經將價格拉低20%—30%。
“浮萍效應”3D將爆發
中國3D電視市場印證了經濟學上的“浮萍效應”,浮萍長滿池塘并非一日,當浮萍的數量覆蓋達到15%的臨界點時,其數量將實現加速度增長。一周之間,甚至一夜之間,浮萍將覆蓋整個池塘。目前,3D電視在城市市場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15%的份額,3D電視爆發期已經來臨。
盡管目前3D電視仍存在舒適度、片源等諸多問題,但隨著中央電視臺和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方電視臺3D頻道的開播,以及全球3D電影的制作數量增長,節目源的問題將得到改善。而裸眼3D、逐行3D等技術的運用,也使3D電視產品在舒適度上得到很大提升。
事實上,從《阿凡達》熱映以來,人們對3D電視的熱度就沒有消減過,而《變形金剛3》、《龍門飛甲》等中外3D大片的即將登場,特別是為眾多“剛絲”門翹首企盼的3D版“變3”的上映,有可能掀起中國第二次3D熱潮。
面對即將成熟的“3D蘋果”,中外彩電企業無不虎視眈眈。據了解,TCL、海信、康佳等中國彩電企業正在醞釀一輪新的“3D攻勢”,將攜最新的智能3D電視和更大力度的促銷方式,推動3D電視在中國市場的普及。
(編輯:盈旭)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