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TV非彼TV,它正在給中國電視機企業帶來新一輪考驗。
今年以來,在TCL、長虹、創維、康佳、海信等國內電視機巨頭共同推動下,國內市場掀起了智能電視的熱潮。除了有三星、夏普、索尼等傳統對手外,國內彩電企業還要面對來自谷歌、聯想等新對手的挑戰。這也為我國電視機產業發展提出新的命題:電視IT化加速意味著產品技術的更新換代再提速,企業的產品研發、生產以及庫存控制體系當重新審視。
中國企業強勢發力
日前,TCL多媒體發布了今年1—4月份的銷售數據:液晶電視銷量為271.64萬臺,同比增長9.15%,其中僅4月的液晶電視銷量便達78.90萬臺,同比增長40.51%。
中國電子視像協會副理事長林元芳指出,這意味著以TCL為代表的國內電視機巨頭,已經建立了應對全球電視業產品和技術升級換代加速下的快速應對和反應能力。
除了在企業整體銷售規模上的節節攀升外,TCL在3D、LED液晶、智能互聯網電視等中高端新品的布局也全面彰顯出中國企業的全新商業智慧。《中國企業報》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TCL推出16款3D液晶電視、LED背光源液晶電視及CCFL液晶電視系列,同時取得32項產品技術專利,啟動了全球首個基于Android和Windows系統的電視應用程序商店,開始了從規模擴張向中高端市場為代表的價值型發展。
據Display Search預測,至2014年,全球帶有網絡接入能力的平板電視銷量有望達到1.18億臺,市場需求的增長將為彩電行業的轉型提供有力支撐。
協同平臺整合加速
多年來,中國企業在電視機產業的較量中,一直處在對外資企業先進技術和產品的跟隨與模仿中。不過,據了解,中國企業并不缺乏對某個產品或技術的創新能力,只是在面對外資企業以“系統平臺”為核心的較量中,往往處在劣勢。
不過,盤點國內電視機行業時能發現,TCL自在全球推出首臺應用Android系統的超級智能互聯網電視后,又與三星相互持股完成了對上游所有主流規格液晶顯示面板生產線的布局,日前再度聯手同行海信、長虹推出了國內首個面向智能多媒體終端的企業技術聯盟。最終,TCL再度牽手中山大學聯合組建了“國家數字家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實現了旗下所有業務單元互聯互通下的協同式發展。
清華大學中國企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胡左浩指出,“TCL非常聰明,走出了一條從自主創新到開放式創新的新路子。當前在全球商業環境下,同一行業多家企業間抱團發展非常普遍,可以共同應對行業問題,推動產業的健康發展,最終有利于市場和消費者。”
林元芳指出,建立以系統平臺為核心的競爭力,成為當前中國電視機行業的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略新布局”,這意味著傳統的以“單一企業、單一產品”為中心的競爭單元,正面臨多平臺體系和多業務體系下的協同競爭壓力。
(編輯:盈旭)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