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電視在這兩年成了熱詞,無論它的銷售量怎樣,以3D電視來大作文站的事不勝繁舉。隨著3D電視的走紅,諸多影響3D電視普及的阻礙也一一浮出水面。今天筆者要說的,就是這些阻礙的其中之一——價格。
我們都知道,在去年,外資品牌的3D電視價格多在1-2萬元之間,國產品牌價格則多在萬元左右。根據奧維咨詢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3D電視占整體彩電銷量的5%左右,3D電視價格高出同尺寸非3D電視70%左右。
由此可見,對于普通的家庭來說,3D電視都屬于“高檔商品”。而因各種技術以及面板材料的限制,3D電視的價格也始終無法實現“平民化”。
然而,就在不久之前,創維在深圳發布了全球首款CCFL背光不閃式3D電視,與市面上以LED為背光的3D電視不同,在目前較為低端的CCFL背光液晶電視上配備智能3D引擎和新一代不閃式3D技術,價格比目前市面上采用LED背光的3D電視下降了近一半,直逼普通液晶電視。
這一舉措令不少人為之一振,據此,不少業內人士也認為,3D電視的普及之日不再遙遠。
不過,3D電視的普及之日真的要到來了嗎?對于這一點,筆者是持觀望態度的。我們都知道,平板電視的發展重點主要是在顯示技術和平臺操作上,也就是所謂的“軟實力”。
人們在觀看電視的時候,更加注重的是電視的色彩、畫面等的表現能力。LED之所以能夠快速替代CCFL的原因也在于此,對于3D這一功能,也只能算是平板電視眾多功能中的一種,試想一下,誰會為了就看3D電影而特意買一臺CCFL面板的3D電視?難道還要再配備一臺LED電視用來觀看普通節目嗎?想想也覺得可笑吧?對于電視,人們所渴望的,是能夠通過電視看到更多的新鮮節目,看到更逼真更華美的畫面,這一點,CCFL電視與LED電視是無法媲美的。
因此,就筆者的個人觀點來看,CCFL制3D電視并不能代表3D電視即將普及,不能說這個發展方向是錯誤的,但是也不能說這個想法有多明智,想要普及3D電視,在顯示技術方面是不能退而求其次的,尋找新的突破口才是關鍵。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