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會議頻道精裝上線,新視角,新視界!
鐵三角
2012標牌展
當前位置:中國數字視聽網首頁 > 專業音響 > 綜述 > 正文
快速搜索:

專業音響的“中國制造”路程還能走多遠

2011年02月22日 15:34   來源:中國數字視聽網   作者:Andy   字體【

大約在20世紀90年代,“中國制造”一詞開始興起,在當時,“中國制造”象征著一種先進的生產技能,然而最近幾年隨著國家的開放政策的貫徹實施,很多國外的先進生產技術走入國內,也讓很多人認識到了“中國制造”的本來面目,從專業音響設備的層面來說,含有“中國制造”或者“Made in China”字樣的產品,不過就是用國外某品牌的生產設備、制造工藝、產品標準以及生產流程,用我們廉價的勞動力來生產產品。

對于中國制造,尤其是在選擇一些關于專業音響產品、家電類、數碼類的產品,人們對于“中國制造”開始持懷疑的態度。專業音響的“中國制造”路程還能走多遠?現在很多人都覺得中國自主研發的音響類產品在質量、性能上以及所用技術水平,對于國外同種產品來講,還有很大的差距。其實中國的企業是有能力生產出優質的產品,但是那是需要在嚴格標準的基礎上實現的。而很多音響廠家都依賴于中低端音響產品的研發生產,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昂貴的高端產品研發經費足以讓這些企業窒息!而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用于音頻的先進技術水平并不是國內自主知識產權,這就意味著我們要花高代價購買技術使用權,僅靠國內技術,難以支持行業的發展。

目前國內的音響市場還是屬于初級市場,對于產品的技術參數還沒有多少用戶了解。用戶直接的反應主要是在價格方面,更不會在用戶層面給予生產廠家反饋出什么具體技術要求。在如此急功近利的環境下,有多少廠商會踏實的去研發做好產品,因此一些廠商就只會偷工減料。

國內一些音響廠商還是簡單的生產加工,沒有做到真正高端產品領域的自主研發,總體上說,中國的音響行業都走在粗放型的生產方式上,賺取的是最低廉的勞動價值,而不是產品核心使用價值,如果想獲得高回報的利潤,那么中國音響業的“中國制造”之路也該走到盡頭了,音響企業就要著手開始研發民族品牌,自主設計產品的核心技術,自己搞市場調研,開發市場上最需要的產品,以及主動去刺激潛在用戶的需求,以真正的中國自主品牌去和國際品牌競爭,而那時,我們的廉價勞動力也會成為有效的競爭手段之一。

[雅馬哈]MCR840
[雅馬哈]MCR840
價格:2200元
[惠威]KX1000
[惠威]KX1000
價格:4000元
[LAX]TC15
[LAX]TC15
價格:面議
[漫步者]C3
[漫步者]C3
價格:950元
[RH]CFX81
[RH]CFX81
價格:面議
返回首頁      發給朋友
aopen
NEC 2012巡展
產品關注排行
a天堂中文在线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