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2011年春節黃金周期間,等離子電視銷量進一步萎縮,與液晶電視的銷量占比為3:97,市場占有率僅為3%。
“今年春節期間,賣出100臺平板電視中,只能賣出2.5臺等離子電視,”北京國美電器彩電部經理張永軍表示,等離子電視從2009年“十一”后萎縮加劇,已從10%急劇下跌到2.5%。
來自北京蘇寧電器的春節七天銷售數據則顯示,等離子電視與液晶電視的銷量占比已下降至3:97。南京五星電器同期的彩電銷售統計是,PDP與LCD的銷量占比為2.5:97.5。來自最大的家電垂直網上商城新七天電器網的銷售顯示,等離子電視和液晶電視的銷量占比為3:97。
據了解,2011年春節期間,42英寸等離子電視的價格約為4500元,同尺寸LCD國產液晶電視售價在4000元左右,合資為4500元左右。50英寸等離子電視的價格國產約為7000元左右,合資的為9000元左右,同尺寸LCD液晶電視的價格則為9000元左右。
“與去年同期相比,液晶電視與等離子電視的價格差距縮小,等離子電視的價格優勢不再,再加上等離子電視的品牌過少且市場宣傳乏力,銷量直線下滑。”新七天電器網市場總監張明表示。
據了解,六年前市場上等離子電視有十來個品牌。外資品牌有松下、三星、LG、飛利浦等,國產有TCL、海信、創維、海爾、康佳等。而如今國內家電賣場和家電網上商城中的等離子電視只有三四個品牌,外資品牌有松下、三星,國產品牌有長虹、海信。等離子電視品牌日漸減少,是因為掌握核心技術的松下等外資企業對國產品牌不提供技術支持,另外,等離子屏的生產企業少,這導致等離子屏緊缺,價格居高不下。特別是2008年和2009年,等離子五虎將的日立、LG還先后退出了等離子屏生產,猶如雪上加霜。
據張永軍介紹,目前在北京國美電器,長虹等離子電視的銷量占長虹平板電視總銷量的1/3。至于三星等離子電視的銷售,與三星液晶電視比,其銷量則可以用忽略不計來形容。來自國內家電調研機構中怡康的最新統計顯示,有全球等離子電視霸主之稱的松下,其電視的銷量和銷售額在2009年和2010年已連續兩年在中國彩電市場排行榜上跌出前十名,主因是押寶等離子電視造成的。
對此,張明指出,隨著去年更加節能環保的LED背光源液晶電視進入市場普及期,導致售價下降,賣場內的等離子電視銷售更加萎縮了。他坦言,因等離子電視沒有拖影、顏色靚麗,有一些追求屏
幕效果的消費者選擇等離子,所以今年春節PDP還維系著3%的市場占有率。
“等離子電視銷售如今在中國要改變持續下跌的局面是很困難的。”有業內人士認為,液晶電視擁有從15英寸到103英寸的產品線。隨著液晶電視技術的不斷提高,價格的不斷下降,再加上更多的企業參與到液晶電視的產業鏈上,以LED電視為主的液晶電視將搶食更多的市場份額。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