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半年,我國音響市場上普遍出現了價格上漲的現象,針對這一事實,很多業內機構和媒體對價格上漲的原因,進行了調查。根據多方調查得知,此番音響產品漲價有三大原因:
回顧2010上半年音響市場 漲價成潮流
一是人民幣升值壓力;眾所周知,人民幣升值將會提高國內企業和個人的購買力,但是對出口企業的影響是比較嚴重的,曾經就有某著名經濟學家調查顯示,人民幣升值5%,我國大部分出口企業的利潤率就會降至0,而今年人民幣屢次升值,或多或少都給企業帶來了經濟損失,為了彌補這一部分損失,企業只好提高音響產品的出廠價格,相應的,音響產品的市場價格也就隨之上漲了。
回顧2010上半年音響市場 漲價成潮流
二是民工荒和新勞動合同法導致用人成本增加;今年,在珠三角、長三角地區出現了民工荒,年初甚至出現了逃離北上廣的口號。據統計顯示,珠三角地區用工缺口90萬人,而用人市場的價格通常也是由供需關系決定的,很多企業面臨最頭痛的問題就是招工難,并且,為了滿足訂單日益增長的需求,企業只能提高薪酬以吸引勞動力,這無疑提高了用人成本。另一方面,為了吸引更多的勞動力,繼08年后,深圳將在2010年4月再次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以應對用工短缺的問題,這也提高了企業對未來企業支出的預期。
三是配件、包裝費用和運輸成本上漲。
漲價對市場有多大影響
也許有人會問,“漲價對市場有多大影響”?其實,漲價對市場的影響,主要還得看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程度,我們認為類似目前大廠們只提高出廠價卻沒有提高零售價的做法,對市場的影響相對會比較小。因為目前市場所承受的壓力已經轉嫁到了渠道,真正受到影響的將是渠道的利潤。
漲價后市場趨勢如何
筆者認為,此次漲價還有其他因素,08、09年低迷的市場對音響企業來說影響不小,2010年出現了一些回暖跡象,漲價補補元氣的想法想必各廠商多少都會有一些,這種想法無疑會成為后市漲價的一個主要原因。長期來看,音箱產品的零售價有相對明顯的漲價趨勢,但就短期而言,漲價的空間并不會很大,并且不一定會傳導到零售端。對于渠道商來說,我們認為節前備貨及穩定的貨源供應有時候比價格長期走勢更值得關注。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