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當各地爭相斥資引進液晶面板生產線解決屏幕瓶頸問題時,等離子在中國已經悄然形成了上下游貫通的完整產業鏈,從屏到整機的三大產業集群基本形成。隨著3D影像普及,以及等離子護眼,節能功耗技術上的突破,等離子電視已經重新在全球平板市場躋身主流地位。而伴隨著全球3D等離子產業向中國大規模轉移,標志著中國等離子電視產業已經全面復蘇。
等離子電視何以在中國市場全面復蘇?業內專家這樣對記者進行解釋:“簡單來說,就是依靠完整的產業鏈、與3D結合的先天優勢、以及3D等離子消費的增長潛力。”
液晶電視“缺屏”的現象不會在等離子電視上重現,因為等離子電視在中國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據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秘書長白為民介紹,在現有松下在上海的1條等離子面板生產線和長虹在綿陽的1條生產線之外,合肥引進日本日立公司的1條生產線也在安裝調試之中。此外,松下也于近期表示,將在上海增建1條生產線,使其在中國投資建設的等離子面板生產線達到2條。
無獨有偶,作為3D最好的展示載體,而等離子電視優勢更加明顯。等離子電視擁有比較高的刷新率,而且顯示尺寸方面相比液晶電視更有優勢,3D顯示技術與等離子電視的兩者融合被認為是當前全球市場最完美的解決方案。同時,等離子電視所具備的高對比度、高色彩以及動態清晰度高等優勢,都為顯示3D畫面提供了最佳的平臺。
而等離子中秋與國慶黃金周的表現,正好說明了這些被市場認可的優勢。據悉,在雙節期間,在傳統賣場以及網購市場3D以及等離子電視均有較高增長。有數據顯示,平板電視市場火熱,繼LED大賣后,3D電視出現持續熱銷。中秋、國慶期間,全國各大家電賣場3D電視銷售局面火爆,3D市場發展形勢超常迅猛。五一期間,整個國內3D電視銷量尚不足一萬臺,但到國慶,部分品牌3D銷售總量將近5萬臺;作為3D等離子電視主要提供廠商,松下和長虹等離子電視銷售更是火爆,日銷售均高達10000臺以上。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