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底《阿凡達》的熱播引發3D技術在全球內的火爆,2010年,3D技術未曾因時間的流逝而銷聲匿跡,反而有愈演愈烈的傾向,此舉注定,2010年將成為“3D技術”元年,從而掀起數字顯示行業劃時代的3D浪潮。3D技術迅速席卷與整個數字顯示領域,等離子、液晶、筆記本等等行業,其中最令人關注的就是,本已陷入低谷的等離子電視卻憑借3D技術迅速崛起,大有東山再起之勢,面對著市場中液晶、LED在3D領域中的紛爭,等離子又如何與之相爭呢?等離子在3D領域中又有何獨特之處呢?
松下3D等離子電視
3D等離子電視優點
一、3D等離子電視比3D液晶電視有更加出色的畫面刷新率和響應時間。
等離子因為工作原理的原因,畫面刷新率能達到550Hz,目前市場主流產品已經達到600Hz刷新率。響應時間方面,等離子電視是微妙同步響應,液晶是毫秒響應,而3D電視因為對屏幕刷新率和響應時間的要求更高,刷新率至少要求在120Hz以上,所以3D等離子電視在這一點上明顯優于液晶電視,可以保證觀看3D畫面流暢自然,不會產生拖尾現象。
二、3D等離子電視擁有更高動態清晰度。
要顯示3D效果,不僅需要提高刷新頻率,還要提高動態解析度,因為3D顯示必須解決的問題就是重影。在3D影像播放時,100Hz的刷新率要分拆為兩組畫面,僅僅相當于2D影像播放時的50Hz,而且相鄰兩組畫面是跳躍顯示的,因此會出現左眼畫面有重影、右眼畫面也有重影的現象,即所謂的“雙重影”現象。因等離子電視采用的是主動式發光技術,基本不存在重影現象。
三、3D等離子電視可視角度更大,觀看時眼鏡可以傾斜。
3D等離子電視具有較寬的可是角度,一般在120度的范圍內都能夠欣賞到優質的3D畫面。還有3D眼鏡引起的觀看角度問題,觀看角度指的是3D眼鏡與水平線的夾角問題。由于液晶電視面板和3D眼鏡都是采用液晶分子材質,因為偏轉角透光的特性,佩戴3D眼鏡觀看3D液晶電視時不能傾斜著觀看,而等離子電視則沒有這種問題,甚至可以側臥在沙發上觀看。
四、等離子電視在大尺寸領域性成本更低。
液晶電視因為受制造工藝的制約,低世代線面板在切割大尺寸面板時成本會成倍增加,所以大尺寸液晶電視成本比等離子電視更高,而等離子電視在每個平方單位的價格基本相同,所以并沒有這個限制。目前市場上的主流產品,等離子電視基本都在50英寸至65英寸,液晶電視則為46/47英寸,價格也比等離子電視要高。
雖然3D等離子有著眾多優勢,但是在品目繁多的數字顯示領域中,其突出之色仍不免掩蓋其光芒,更何況是等離子電視在3D現實中還存在缺陷呢?下面就為大家解析3D等離子顯示的缺點。
三星3D等離子電視
一、等離子電視分辨率略遜液晶一籌。
電視作為大屏視聽產品,清晰度是最重要的,而3D電視對清晰度的要求只會更高。對于平板電視,考察清晰度的標準就是看分辨率的大小,等離子電視屏幕上布滿了一個個的“等離子腔”,畫面單個像素明顯偏大,要實現高分辨率更困難一些。目前等離子電視最高分辨率能達到1920*1080全高清,而液晶電視在幾年前就有廠商展出過4K*2K超高清分辨率產品。
二、3D等離子電視功耗更大,輻射高、壽命相對較短。
等離子電視因工作原理,發熱量、耗電量都比液晶電視更大,相同條件下,等離子電視耗電量一般為液晶電視的兩倍以上,輻射也比液晶電視稿很多。壽命方面,拋開元件故障不算,液晶電視號稱壽命是10萬小時,等離子電視號稱壽命是6-7萬小時。實際使用中,液晶電視基本可以達到6萬小時以上,等離子電視差不多為4萬小時。
三、等離子電視觀看3D影像細節不如液晶。
配戴3D眼鏡觀看電視必然會帶來電視畫面亮度的損失,對于本來亮度就比較低的等離子電視來說,細節損失也就必然更加嚴重,在播放3D影像時,等離子電視暗部細節會出現噪點現象,立體效果也不夠明顯。而3D液晶電視可以靠提升背光源亮度來顯示更多的細節效果,景深效果將更加強烈,3D立體效果更突出。
四、3D等離子電視陣營較小。
等離子電視在幾年前因為功耗大、分辨率低等問題,被后來更為節能環保、分辨率更高的液晶電視所取代,隨著液晶電視的發展,成本高、拖尾嚴重等問題被逐漸解決,到現在等離子電視已經徹底被邊緣化,除了少數對畫質有極高要求的專業人士,已經很少有人選購等離子電視。在3D電視方面,目前推出3D等離子的廠商有松下、長虹等廠商,而3D液晶電視則有三星、索尼、LG、夏普、海信、康佳、TCL、創維等龐大陣營。
(編輯:Karl)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