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90%以上的稀土仰賴大陸出口,而2010年7月大陸宣布大幅減少稀土金屬出口配額,引起全球關注,至2010年9月發生中日釣魚臺沖撞事件,大陸利用稀土來作為與日本談判的籌碼,更使稀土問題浮上臺面。
稀土金屬為化學周期表上IIIB族的過渡元素,包含鈧(Sc)、釔(Y)及15種鑭系元素合計共17種,以化合物或離子的方式分布于地表礦物中,為制造LED、LCD面板、觸控面板、油電混合車馬達、DVD等高科技產品所不可或缺的原料。
全球稀土儲量分布圖
目前具有工業開采價值的稀土礦主要有獨居石、氟碳鈰礦、磷釔礦、風化殼淋積型稀土礦等,前2者主要生產輕稀土,后2者主要生產重稀土,其中,分布在大陸南方的風化殼淋積型稀土礦,不僅重稀土蘊藏量豐富,且冶鏈容易,為目前全球重稀土的主要來源。
大陸因稀土資源豐富,冶鏈成本低,目前全球90%以上稀土均由大陸供應,但近年來,因大陸產業轉型,致力于發展高科技,使大陸稀土需求量較1990年增加10倍以上,成為全球稀土消耗量最大的地區,故大陸開采的稀土逐漸轉為以供應內需為主,而大陸也以提高關稅、限制出口量等方式,減少稀土輸出。
大陸減少稀土輸出結果導致稀土價格上漲,高科技產品中的常用原料如釹(Nd)、鏑(Dy),鈰(Ce)的價格在2010年6~9月間急漲2~5倍,迫使各國積極開發新的稀土資源,目前美國、澳洲、加拿大、日本等國均有稀土開采計劃,預計最快2011年即可開始生產。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