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液晶面板生產線爭相上馬,并不意味著中國企業就能掌握平板顯示產業的話語權!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液晶面板以占60%以上的整機成本而被業界看重,并引發了國內的建設熱潮,但鮮有人關注的是,構成液晶面板的玻璃基板、偏光片、彩色濾光片等零部件和原材料,由于集中在少數幾個外資廠商手中,具有更高的利潤率,這些廠商直接控制著全球面板制造企業的生產“命門”。
以玻璃基板為例,盡管該部件只占液晶面板總成本的17%,但最為嬌貴,運輸成本非常高,且其產量直接影響到5代線以上彩色濾光片等零部件的產量,是面板生產的最關鍵一環。目前,全球TFT-LCD的玻璃基板供應中有99%以上的份額集中在美國康寧、日本旭硝子等幾大廠商手中,而能供應五代線和六代線玻璃基板的只有康寧和旭硝子,其中,康寧占據了全球50%以上的市場份額。作為資金、技術門檻都很高的行業,玻璃基板幾乎就是一個賣方市場。
而目前國內僅有的一家具備TFT-LCD玻璃基板技術和生產能力的企業是彩虹集團,但它的良品率很低,不能與康寧等巨頭相比。
全球第二大液晶玻璃基板廠商旭硝子的一位高層表示:“中國高世代面板在未來幾年的需求增長率在10%至20%之間,這是玻璃基板業務成長的巨大動力。”韓國平板行業調研機構Displaybank也認為,2011年全球玻璃基板需求年增長率將達10%,需求量為1.9億片,而中國市場所占比例全球最大,在20%以上。但令人遺憾的是,如此巨大的市場目前仍只能任由他人來控制。
日前,旭硝子公告稱,為了滿足中國大陸面板企業對大尺寸玻璃基板的大量需求,將在江蘇省組建“旭硝子顯示玻璃(昆山)有限公司”,初期投資3500萬美元,預計2011年秋天投產。
誰占據行業頂端,誰的產品附加值就最高。不少行業分析人認為,“旭硝子來華建廠給本土面板行業敲響了新的警鐘。”“國內廠商必須在進軍面板生產的同時,積極向玻璃基板、偏光片等上游環節挺進”。否則外資廠商就將上演“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一幕——在更上游的面板關鍵部件和原材料卡位,到頭來,本土企業仍無法擺脫受制于人的命運。
(編輯 Akira)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