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的Brian Critchley身形消瘦,梳著細軟整潔的分頭,戴著一副邊框有些泛黃的眼鏡,看上去完全像是一個弱不禁風的書生。1987年的夏天,在倫敦一家娛樂公司的實驗室里,幾個年輕人正在為影像技術的未來爭論不休,而Brian Critchley卻只是倚著窗戶默默地坐在一旁,面帶微笑地望向遠方——此時的他躊躇滿志,因為他的夢想正在腦海中逐漸清晰起來……
就在這一年的冬天,在Brian Critchley的推動之下,Digital Projection International(DPI)正式成立了,當時這家屬于年輕人的小公司對影像技術充滿了激情與夢想,他們正在努力地尋求突破,希望能夠掌控未來。
很快,DPI得到了第一個機會,他們的工作得到了德州儀器(TI)的認可,這使得兩家公司成為了親密的合作伙伴。因此,DPI能夠接觸到很多尚在德州儀器實驗室中的科研項目。其中,一個被稱作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on)的項目引起了他們濃厚的興趣。當時,這個項目所研究的技術是一項用于出版業的印刷技術,但是Brian Critchley敏銳地察覺到,如果將它應用于影像領域可能會有更廣闊的前景。
1989年的春天,Brian Critchley帶領他的研究小組,開始致力于DLP影像技術的開發,經過3年的努力,也就是在1992年,第一套DLP靜態影像系統誕生了。同年7月,第一臺三片式DLP投影系統在英國的曼徹斯特首次公開展示,立即引起了轟動。不過在當時,這套設備的造價非常昂貴,而且還無法展示動態畫面,但其獲得的贊譽已經足以確立DPI在未來影像技術上的領導地位。
直至1996年,DPI的第一個產品系列“Power”終于開始量產了。此后,來自世界各地的訂單便像雪片般飛來,盡管價格不菲,但是產品還是很快被銷售一空。DPI從此一舉成名,很快便從一家默默無聞的小公司發展成為影像領域的巨頭,很多世界范圍內的重要場館項目都開始采用DPI的產品。1998年,DPI相繼獲得了國際上多個重要獎項,其中包括兩項由美國電視藝術與科學學會頒發的艾美“杰出工程技術開發成就獎”,至今,DPI仍是唯一一家連續兩次獲此殊榮的影像企業。
歷史上很多國際大型企業的發展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最重要的是如何面對挫折并且生存下來。1999年,發展速度過快使得DPI遇到了一些棘手的財政問題,以至于它不得不面臨被IMAX公司收購的困境。
經過兩年的調整,DPI又重新振作起來,Brian Critchley再次展現出他無與倫比的領導才能,他帶領DPI的管理團隊成功地實現了管理層收購,DPI又重獲自由回到了他的手中。此后,DPI的發展便開始步入正軌,并逐步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高端投影機供應商,其生產、銷售的投影系統被廣泛應用于科學、宗教、娛樂、影院、展會、控制中心等場所。
Brian Critchley當然不會滿足于DPI已有的成就,他還在不斷地為DPI注入新鮮的活力。他用敏銳的洞察力預見到數字化產品將在電影工業中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DPI因此開始著手研發數字放映機。2002年10月,DPI在行業貿易展示會上公開展示了世界上第一臺一體化的DLP電影投影機“Digital Projection Cinema-branded iS10”,這款產品的發布奠定了DPI在投影領域的霸主地位,同時也開啟了電影數字化的新時代。
事實證明,Brian Critchley的判斷是正確的,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里,影院數字化的風潮席卷了全球。特別是2009年《阿凡達》的上映,將這一風潮推到了頂點,因為只有數字放映機才能實現無與倫比的3D放映技術,就算是那些最墨守陳規的影院老板們也開始坐不住了,紛紛開始購進數字放映機來替換老舊的膠片設備。
為了在數字影院這個細分市場上能夠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DPI在2010年開始醞釀一個新的子品牌——DP CINEMA!這個品牌定位于朝氣蓬勃的數字影院市場,致力于推動影院的數字化進程。DP CINEMA將從高品質的普及型數字放映系統切入市場,并逐漸將產品線擴充到從0.8K至4K的所有機型,成為全球最專業的數字放映機供應商。
回望歷史,我們不難看出,DPI作為DLP投影技術的鼻祖,不僅是一家歷史悠久的英國企業,更是一家不斷進取、銳意創新的先鋒企業。而DP CINEMA也必將繼承DPI的優良血統,無論在新興的中國市場,還是在世界上的任何其他地方,DP CINEMA都將以其先進的技術、創新的產品和周到的服務來滿足客戶日益變化的需求!
(編輯 小羅)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