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國內電視市場仍將爆發式增長”、“LED互聯網電視成家庭標配”,今年平板電視在市場的熱賣,讓業界對今年的行情充滿期待。
不過,這場彩電市場盛宴并非像去年一樣屬于國產品牌的專場。市場顯示,進入二季度以來,外資彩電品牌在終端采取空前的降價舉措,國產品牌被迫跟進,產品毛利率被快速拉低。 第三方咨詢公司奧維發布的數據顯示,國產彩電品牌與外資品牌占比已由2008年的7:3趨近現在的6:4。
為了應對外資品牌的這種動向,彌補在LED背光領域的短板,包括創維、海信在內的國產彩電廠家,都開始加入到LED產業鏈的投資中來。與此同時,借助3C融合的機遇,國內彩電企業也試圖在內容提供和平臺建設上分一杯羹。
對于國產品牌來說,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LED電視價格大戰
“傳統的CRT顯像管電視的普及大約用了十幾年的時間,那么普通的液晶電視的普及大約用了6到7年的時間,而LED液晶電視的普及時間,將遠遠快于人們的預計。”海信武漢分公司總經理丁尚波說。
蘇寧電器黑電采銷部經理郝圣元向記者透露,剛剛上市不到一年的LED液晶增長顯著。近期,LED電視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在彩電銷量中占到近三成。
與此同時,LED的價格也在下降。一方面,國內企業為了占領市場份額,將稍顯“厚重”的CCFL背光液晶電視打折促銷;另一方面,一季度開始,價格“堅挺”的國外品牌也開始加入價格戰的行列。僅五一期間,夏普、三星等外資品牌的部分產品售價就有15%-20%的下降,國產品牌的降幅也在20%左右。
盡管國產品牌LED放量增長,但記者從工貿、蘇寧、國美等渠道數據顯示,“五一”黃金周中,以三星、索尼、夏普為代表的外資平板憑借對LED產業鏈的控制以及有針對性地集中降價,在家電連鎖渠道的市場份額恢復到5:5,而此前合資與國產的市場占比一度達到3:7。
國產平板齊爭上游
目前,在LED液晶模組出貨方面,三星以絕對優勢位居第一。為了扭轉在LED布局上的被動局面,包括創維、TCL、清華同方在內的國產巨頭都紛紛加入到LED產業鏈的投資中來,
本報從TCL集團獲悉,在與臺灣中強光電在LED背光模組領域建立合資公司后,TCL又與友達光電建立了惠州雙王光電,該公司主要生產LED背光模組。
目前國內幾大彩電巨頭都在布局LED模組?导讶ツ瓿赓Y9億的昆山液晶模組廠已經投產,年產能可達720萬片,整機產能可達到年產360萬臺。
可以看到,包括LED液晶電視在內的LED產業是目前國內最熱的投資領域。
(編輯 英子)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