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2日上午舉行的“CCBN 2010主題報告會”上,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張海濤表示,與電信網“國家投資、全程全網”的建設模式不同,廣電網缺乏明確的全國運營主體,也缺少國家級財政的支持。
張海濤說,我國的廣電網絡承擔了很多宣傳和公益任務,是典型的“公益性有償”行業,依靠行業的自身內部積累很難完成當前的數字化改造。“我國尚未完成數字化改造的模擬電視用戶超過了一億戶,要想在2015年全部完成數字化改造,成本非常高。”
“現在業界在談起廣電系統時,散和亂經常被提起。”張海濤說,“但散和亂不是基層廣電組合的錯,地方廣電是數字電視改造過程中的功臣,在沒有雄厚資金支持的情況下,依然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數字電視網絡。”據張海濤介紹,我國數字電視用戶達到了1.74億,是數字電視發源地美國的兩倍多。
“但是,隨著數字電視全國運營主體的明確,廣電在三網融合方面將會迎來一個新的機遇。”張海濤表示。據媒體報道,國家決策層有意打造一個全國范圍內的有線電視運營商,并提供高達800億的財政補貼。目前,廣電系統已經在全國部分省份完成了省內整合;在移動多媒體廣播方面,也構建全國運營主體。
(編輯 何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