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作為馳名已久的“山寨之都”。在繼手機、上網本、電子書高仿山寨之后,眾廠商又瞄準一個新市場——平板電腦。隨著蘋果ipad平板電腦的問世,眾多的消費者紛紛駐足平板市場,這也為山寨或高仿貨帶來了存活的機會。當然面對著平板電腦這塊肥肉,山寨廠商也不會無動于衷的。
據了解,在深圳嘉信茂商場中,代理蘋果產品的sunion商店工作人員介紹,sunion目前還沒有iPad,香港也沒有,最快要到4月份才有貨。“我們幾個同伙,已經開好磨具了。初步設計了3種,就像放大了的iPhone。4月份就能在華強北上柜臺。”深圳華逸電子公司的總經理熊藝偉說。實際上深圳的電子廠商早就盼望蘋果推出iPad平板電腦。“因為只有蘋果才能夠把一個新市場做起來。”熊藝偉說,“平板電腦并不是個新鮮玩意。早在幾年前微軟就曾力推過,但是市場一直沒有做起來。
平板電腦可以被稱為筆記本電腦的濃縮版。外形介于筆記本和掌上電腦之間,處理能力大于掌上電腦。相對于筆記本電腦,它除了擁有其所有功能外,還支持手寫輸入或者語音輸入,移動性和便攜性都更勝一籌。比熊藝偉更早動手的在深圳大有人在。在華強北電子市場已經有5到10英寸的平板電腦擺上柜臺,價格在2000元以內。它們外形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酷似iPad,不過做工上大多粗糙,機身厚度上也要比iPad厚。
“2010年,深圳的電子市場可能是平板電腦唱主角。這些平板電腦將集中在今年下半年上市。我要做8.7英寸屏幕的平板電腦,采用Android操作系統。”深圳朝邑電子公司的總經理余洪說。據他了解,至少有三四百家企業已經開始轉型搞平板電腦,操作系統也大都采用Android。這些廠家原來有的做山寨手機,有的做上網本、有的做電子書。
Android一詞的本義指“機器人”,是Google于2007年11月5日宣布的基于Linux平臺的開源手機操作系統。“選擇Android是因為它是免費的,這樣可以節省成本。”余洪說,“現在市場模仿iPad,只是形似。蘋果iPad是自主的CPU,自主的操作系統,自主的內容資源,這個是模仿不來的。“對于深圳電子廠商,選擇平板電腦也是在上網本全線敗北后市場突圍的唯一方向。”熊藝偉說,“此前,我們以為上網本也會像手機一樣帶來豐厚利潤,結果是我們錯了,現在每個賺個百元錢就可賣。他舉例說,做一款Atom處理器的上網本,成本在1600元左右,出廠價格也就在1700~1900元之間,低于1900元銷售都是有可能賠錢的。
熊藝偉現在還在做手機,不過手機的利潤也很薄,一臺機也就10塊錢左右。他說,早先,手機的利潤率可達30%以上。“目前主要想法是出口,也考慮過到印度建廠,解決一下貿易壁壘。不過,與其在印度設廠,面對一大堆的文化、政治沖突,還不如博一下平板電腦。”對于深圳電子廠商狂熱上馬的平板電腦,余洪認為,真正要做“谷歌“版”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為“谷歌Android原意是給手機的操作系統,不用考慮多任務的問題,也不用考慮內存管理的問題,現在要用在平板電腦上這些都成了立馬要解決的問題”。
據調查,在深圳電子廠商狂熱發力平板電腦的同時,也不乏像余洪一樣謹慎觀望者和尋求站在iPad肩膀上另有突破者。易達訊電子公司的總經理房奕說,iPad在中國市場的情況無人能夠預測,在大量好“賭”的廠商介入后,也會有廠方會在iPad正式上市后才跟進。房奕認為,iPad最大的貢獻是開辟了平板電腦這一片藍海,單純仿冒iPad并沒有多大意義,PC產品的用戶群體要求相對比手機用戶更高,在無法復制iPad內核的情況下空有外殼并不能帶來多大市場。他自己公司首款平板電腦已經開好磨具,外形將會學習iPad。不過,也會集成GPS功能,還要配備汽車內使用的支架,把投影機功能也準備移植上去。”
雖說很多人都在質疑“山寨貨”和“高仿貨”,質量有問題、售后不規范等等詬病,但是諸位有曾想過,為什么山寨貨會這么便宜呢?就是因為產品沒有行貨的一條龍服務。但是為什么在國家多次打假后,山寨仍能在夾縫中存活,就是由于其價格實惠,有益于平民百姓吧!換而言之,那些行貨正規廠商就應該反省一下,為什么會有山寨的存在就是因為自身的原因,為何不降低成本,從而生產出來物更美,價更廉的東西呢?或許正是因為有了山寨廠商的存在才能促使眾廠商迅速的更新換代,這也可以看成科學界所認可的“沙丁魚效應”!
(編輯 小開)
(編輯:Karl)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