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需要的是具前瞻性的液晶面板投資
http://www.cnweishi.com     2009-12-04    來源:新浪科技    

  造屏不是目的 中國需要的是具有前瞻性的液晶面板投資

    2009年的中國彩電市場亮點突出,LED電視、互聯網電視、高清數字地面一體機,平板電視市場逆勢崛起,已逐步擺脫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整個彩電行業的影響。從市場層面看,平板電視產業持續升級,消費市場需求攀升明顯。

  隨著平板電視產銷量的提高,也帶動了整個平板電視面板企業的發展。根據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專家預計,2009年中國大陸液晶電視面板需求量為2000萬片, 2010年增加到2800萬片,2011年將達到3500萬片。中國大陸平板彩電企業將消耗大量的液晶面板。目前,外資品牌LG已經宣布了在廣州建立自己的LG Display CHINA面板生產廠,三星、夏普也有意向在華開設自己的面板生產廠,進而爭奪中國面板制造行業的市場份額。臺灣的奇美、友達光電、北京的京東方等面板巨頭也正在上演著高世代線的投資競賽。國內彩電企業除了早期投資等離子面板的長虹之外,康佳海信也分別在昆山、青島建立自己的液晶模組廠,TCL、創維等企業也陸續推出了各自的投資面板制造計劃,一場群雄逐鹿面板制造市場的時代已經來臨。中國高世代液晶面板線項目陸續上馬后的兩到三年將徹底結束大陸大尺寸液晶面板依賴進口的局面,甚至更進一步在面板業形成中國大陸、韓國、日本、中國臺灣地區四足鼎立的產業新格局。

  中國企業“造屏”的坎坷之路

  面板生產是平板電視行業的上游環節,是整個平板電視產業的基礎,也是技術要求高、投資規模大的產業。液晶電視技術變化快,液晶電視產品一旦滯銷,就會導致液晶面板大量供過于求,進口材料成本高的影響更加明顯,所以生產越多,虧損越嚴重。早在2003年上廣電就投入巨額資金引入第五代線。“國內第一條液晶面板生產線”是當年上廣電轉型升級的決心和希望,甩去過時的CRT純平面板,全力上馬TFT-LCD液晶面板5代線,當時這一行動受到業界普遍贊揚。誰能料想,升級換代帶來的卻是一年高過一年的虧損。最終,去年上廣電升級TFT生產線的傳聞中,年虧損已經達到了數十億元人民幣的驚人地步。長虹PDP項目由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四川世紀雙虹、美國MP公司共同投資,2007年4月28日,長虹PDP項目建設啟動。這是我國第一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PDP模組量產線,預計項目達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56.3億元、年利稅16億元,但是由于技術以及與下游整機生產企業銜接的問題,長虹也同樣陷入了困境。上廣電的突然倒下,長虹PDP項目的困境,其關鍵原因就在于,我們的液晶面板企業,缺乏核心競爭力,在殘酷的全球化競爭下,總是慢人一拍。如何吸取上廣電、長虹的經驗,怎樣避免重蹈覆轍,對于現在已經上馬的國內面板生產企業,將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產業發展存在軟肋 未來面板市場將供大于求

  今年上半年以來,隨著平板電視銷量的逐步走高,國內廠商在八九月份就開始大幅增加液晶面板的訂單量,面板的需求量增長迅速,導致液晶面板價格的上漲,給LG、三星、夏普等日韓制造商以及中國臺灣地區的液晶面板生產商帶來了豐厚利潤,這也使得各面板制造商把注意力集中到了中國。由此也引發了各個面板制造商轉向在中國合作生產建廠,以及國內彩電企業也紛紛上馬面板制造項目的新競賽。據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數據統計,2013年中國內地液晶電視需求量將達到5000萬臺,占全球市場需求的25%。搶占中國內地市場,就等于搶占全球液晶電視市場的制高點。自8月下旬以來,國內多個城市紛紛傳出擬投資建設第8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的消息?偼顿Y40億美元的韓國LG液晶屏項目落戶廣州開發區, 此前LG在廣州已經建了一個液晶模組生產基地。9月26日,夏普南京液晶谷項目開工建設6代線,而三星、奇美也都傳出了在國內合作建廠的消息,全部投資加起來將超過數千億。未來面板市場供過于求的隱憂已經顯現,液晶面板的價格下滑已不可避免。

  國內彩電企業,除了長虹、海信、康佳已經建立自己的面板模組廠以外,TCL也在本月的11月16日傳出了將募資50億元與深超公司合作在深圳建立8.5代面板生產線的消息。為規避液晶面板投資風險,創維、清華同方等彩電企業也在考慮以參股的形式投資面板的生產。

  到2012年,全球液晶電視的銷量將達到1.88億臺,中國內地的液晶電視規模為4500萬臺,如果全部按照是32英寸計算,3條8代線就可以滿足這一需求;而如果按照32英寸、42英寸、55英寸各占出貨量的1/3計算,也只需要6條8代線,截至目前,內地宣布投建的7.5代以上生產線已有7條。隨著目前這些面板生產線逐步投產,平板電視面板市場供求平衡將遇到重大挑戰。更為嚴重的是,當中國企業和各級地方政府都在為液晶面板6代、8代、8.5代線大干特干的時候,以夏普為代表的10代線已經量產,這意味著國內還未投產的這些生產線技術已經落后日韓企業“兩代半”。未來的關鍵還在于尋找新的應用領域,屆時最具競爭力的廠家才能勝出。

  技術成未來國內面板企業發展關鍵

  我國平板電視產業的快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整個產業集中于下游整機制造、上游面板產業規模偏小、競爭力薄弱的現狀,有利于我國平板電視產業布局的完善。但在發展面板產業的同時,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冷靜對待。

  國內彩電以及彩電上游企業陸續投資液晶面板項目的建設,未來將有望打破平板電視產業鏈上游資源被日韓和臺灣地區少數企業控制的局面,將有效緩解國內彩電廠商的缺屏之痛,加快平板電視產業鏈的國產化配套,推動平板電視面板制造設備自主創新和國產化進程。但是目前投產的高世代線最早也要在2012年才能量產,且不說3年后更高代的LCD面板生產線會出現并成為主流,單是LED、OLED,甚至可卷屏等新型面板顯示技術,就會對目前投產的面板生產線造成威脅。如果在3年后量產時,遇到平板電視技術及產業變革,屆時巨大的投資和產能該如何處理是國內面板產業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而無論是LCD 、LED、還是OLED,其核心技術都在美國、日韓、臺灣等廠商手中,國內高世代線也僅只有產能而已。

  現階段,中國彩電產業核心技術研究與國際領先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此次面板產業發展的熱潮,無論是技術的問題,還是產能過剩的問題,包括日本、韓國以及中國臺灣企業都積極進入中國內地建立面板生產線,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中國擁有龐大的平板電視終端需求市場,這是我們的優勢,對于國內投資液晶面板的生產企業來說,抓住國內終端市場、把握好市場走向、延長產品生命周期、才能大幅度提高利潤,同時國內上游面板產業的聚集可以大大提高企業議價能力,國內企業所做的就是,別枉費了手中的價格和資源兩把利器。

  著名家電專家陸刃波表示,一些外資企業開始把面板產業發展重點轉移到中國,全球平板電視產業呈現向中國轉移的趨勢。在規模效應的作用下,面板價格將被壓低,兩年之后中國大陸巨額投資建立的高世代線量產之時可能還會遇到全球面板市場價格大幅下滑的風險。在此次平板電視面板產業發展的浪潮中,提升核心技術研究,增強自主研發能力,把握核心技術是關鍵問題,政府加強規劃管理,引導產業的合理布局,避免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才能明確產業發展目標和發展方向,實現產業協同發展。

(編輯 小羅)

相關產品推薦
盡享每日最新產品報價,深度行情評測,請將中國數字視聽網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誠聘英才 | 意見反饋 | 版權聲明 | 網站地圖 |  廣告服務歡迎投稿 | 免費注冊
客服:010-62536866 62636366 62615966  傳真:010-62525966 網站備案號:京ICP備06048189號
版權所有 中國數字視聽網Copyright © 2006 -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a天堂中文在线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