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LG和夏普等日韓企業主導的第一波液晶面板投資熱潮方興未艾,內地企業迅速迎頭趕上。
近日,針對國內企業扎堆上線高世代液晶面板線,工信部有關負責人首次表達對產能過剩的擔憂,并透露有關部門目前正在籌劃出臺針對液晶面板行業的具體相關產業政策。
喜:有助緩解缺屏之痛
在深圳高交會上,總投資達245億元的深圳市第8.5代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件(TFT-LCD)生產線項目正式啟動,該條液晶面板線是我國主要依靠自主創新建設的、迄今國內最高世代的TFT-LCD生產線。
與廣州上月啟動的8.5代線為韓國樂金顯示器公司(LGD)控股70%不同的是,深圳8.5代線主要由國內企業主導,TCL集團(5.03,0.46,10.07%)與深圳市深超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各占50%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TCL,多家國產彩電企業醞釀進攻液晶面板領域,目前,創維正考慮入股廣州LGD8.5代線,市場消息亦傳,康佳有意參與昆山龍飛光電8.5代線項目。
據了解,幾大彩電企業加上京東方、龍騰光電等上游面板企業的投資總額將達到近1000億元人民幣。
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認為,包括廣州、深圳在內的液晶面板建設項目有望打破TFT-LCD產業鏈上游資源被日韓和中國臺灣地區少數企業控制的局面,將有效緩解國內電視以及數字標牌顯示器等行業廠商的缺屏之痛,加快平板顯示產業鏈的國產化配套。
憂:產能過剩不利發展
中國在液晶面板業上的動作,“大大超過了市場早前預期的速度”,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表示,面板產業鏈正在加速向華轉移。而隨之帶來的問題是,扎堆上馬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線會否造成產能過剩?
工信部信息司司長肖華公開向媒體表達了這種擔憂,他認為國內高世代液晶線建設需要避免重復投資造成資源浪費,應形成國家層面的統籌規劃。他透露,有關部門目前正在籌劃出臺針對液晶面板行業的具體相關產業政策。
業界專家則表示,在完全不進口的情況下,6條8代線就可以滿足2013年前國內各行業(電視行業,數字標牌顯示器)市場對面板的需求,過多生產線集中上馬不利于行業長期發展。
不過,企業對此依舊樂觀,李東生認為,每年的市場是在浮動的,但液晶的市場需求量很大,液晶面板8.5代還是很有競爭力的,而且企業對市場的波動是有心理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