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剛剛過去,各賣場的銷售統計說明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現象。本以為會在國慶期間大折扣降價促銷的國產平板電視降價并沒有多少,而一向都不肯大幅降價的進口平板電視確超出了國產平板電視的降價幅度。在這樣出人意料的價格攻勢之下,國產電視似乎有些招架不住,究其原因應該是消費者朋友還存在著進口的就比國產的好的觀念。這究竟對不對呢?下面分析一下。
第一,質量。質量問題是所有消費者最關心的話題。國貨質量不如進口的,這也快成了慣例了,事實上在過去的確如此。由于國內技術相對落后,所以在做工方面不如進口貨,這無可厚非,可是我們國家正在飛速發展,技術落后已經漸漸的不再是我國的代名詞了。就平板電視而言,國產平板電視可以與進口平板電視叫板了。
以液晶電視為例,國內外的液晶電視的原材料都是一樣的,而許多的進口液晶電視都是由中國生產的,只不過掛個國外的商標而已。國產電視幾十年來不斷的發展,我們已經有了自己的完整的生產體系,在各方面和哪些進口貨相差無幾。
所以,目前的國產平板電視與進口平板電視在質量上沒有什么差距,希望消費者抹去國貨質量就不好的舊觀念,以事實為依據來評比國內外品牌的產品。
第二,技術以及人性化。在技術方面,許多國外品牌已經很久沒有創新了。在最近新推出的平板電視上可以看的出來,有所改進的僅僅是在原基礎上優化而已,而沒有什么實質上的突破。國產平板電視確一直沒有放棄改進,文章開頭介紹的幾項技術就是代表。創維的“屏變”、TCL的“自然光”、長虹的“量子芯”,這都說明了國產平板電視在不斷創新,而這些創新無一不是具有實質性的突破。相比之下,國外進口品牌的平板電視還有什么優勢可言?不會續油的油燈不會長久的發光,激流直上不進則退。近期國外品牌的平板電視在技術上明顯不如國產進步快,這么看來技術上與國產品牌
再者,國內的電視廠商在進行技術革新的同時,一直把消費者的需要和保護消費者的健康作為首要目標。因為中國不同其他國家,在中國擁有久遠的歷史文明,人性始終充塞了全國人民的心里。國內的技術改進也無一不是在這基礎上發展,這些技術都使得消費者在使用電視的同時最大可能的保護消費者的眼睛,緩解消費者的疲勞。TCL推出的可攝像功能更是想消費者之所想,這項技術并沒有太大的含量,可這小小的改進就令消費者在生活中得到很大的方便,可以輕松的記錄下家人和朋友在一起時的時光。盯著電腦看電影怎么都看不出韻味,海爾的流媒體使消費者真正將影院搬回家。
所以,國產平板電視在技術和人性化上都遠遠的超過了國外進口品牌。
第三,也是消費者非常關心的問題,售后服務。不管在好的產品有難保證絕對不出現質量問題。一旦出現了問題該如何解決是消費者最關心的。眾所周知進口品牌由于地域性問題,售后服務在國內做的并不好,常常為了維修一個電視需要運到幾十甚至上百里的地方,這為消費者帶來的是很大的不便,因為汽車并沒有普及,這么遠的運費顯然不菲,而且會耽誤大量時間。最令人發指的就是維修開機費,不管修好修不好開機就是幾百元。
與此相對的是國內品牌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創維、康佳等國產液晶電視還承諾液晶屏3年質保期,而外資品牌無一家敢如此承諾,都僅保修1年,這說明國產品牌對產品質量非常自信。
第四,國外進口平板電視的品牌價值貶值嚴重。由于目前國外品牌的平板電視除了名聲之外再沒有什么優勢可言,所以只有打價格戰,價格一降再降,消費者朋友都知道,決定價格的是技術含量和產品價值,產品價格降了就難以回升。所以國外品牌的這些舉動無疑是自掘墳墓。
據最近平板電視銷售分析來看,未來一段時間內國外品牌仍會持續打價格戰,吃老本。創維集團副總裁楊東文表示:“民族品牌對外資品牌進入中國持開放心態,但是我們提倡打價值戰、科技戰,反對以‘價格戰’的方式擾亂正常的市場秩序。”以上幾點分析,希望廣大消費者朋友能夠不被虛無的國外名牌所迷惑,國產電視已經不是過去的國產電視了,國內品牌正在以長虹、海爾、康佳、TCL、海信、創維等為代表以嶄新的形象面對所有國內消費者。